ID: 21799872

【大单元】统编版六上第七单元第4课时 月光曲 课件+教案

日期:2024-11-2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84次 大小:1240882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统编,第七,4课时,月光,课件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课 课题:月光曲 内容分析: 《月光曲》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激发了贝多芬即兴创作《月光曲》的传奇故事。这个故事不仅表现了贝多芬对穷苦人的同情与热爱,还展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才华。同时,文章也告诉人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源于高尚而真挚的情感 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他在创作过程中情感的变化,感受他对兄妹俩的同情和关爱。 ②语言运用:能够借助语言文字的描述展开想象,体会《月光曲》的内容、意境和情感的美。 ③思维能力:通过熟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由实在事物展开的适当联想,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④审美创造:一边聆听音乐一边朗读第9自然段描绘的画面,感受乐曲的美妙。 任务流程:听一听音乐的故事。 《伯牙鼓琴》和《月光曲》两篇课文都以音乐为媒,歌颂了温暖的情怀和高洁的品格,将这两篇课文整合到一个活动之中,意在深度聚焦音乐艺术之美。教师可以采用互文阅读的策略,学生在比较、联系、反思、表达中深度阅读,提升素养。 重、难点: 1.能说出贝多芬弹琴给盲姑娘听,弹完一曲又弹一曲的原因。 2.能想象第9自然段描绘的画面,感受乐曲的美妙。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节:音乐激趣,引入课题。 1.音乐激趣: 播放课件:同学们,现在我们听到的这首钢琴曲是音乐家贝多芬的《月光曲》。 在音乐中了解音乐家:贝多芬(1770—1827),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自幼随父亲学习音乐,1778年第一次登台演出,1792年定居维也纳。1796年起听觉衰弱,晚年两耳失聪,只能通过笔谈与人交流。贝多芬集古典音乐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为人类留下了永恒的音乐遗产,对世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被尊称为“乐圣”。 关于这首《月光曲》的创作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那么,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这首《月光曲》是在怎样的情境中创作出来的? 走,让我们一起读课文,找答案。 听音乐,了解贝多芬 设计意图:学生在音乐中了解调动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热情,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改变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的状况,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促使学生主动探索。 第二节:朗读课文 厘清内容 1.自读课文: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 2.聚焦传说,梳理内容:学生通过自读课文梳理出关键词“听”“弹”“记”,简要概括主要内容。 (1)根据思维导图,请用一两句话简要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学生回答。 预设:课文主要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同情穷鞋匠兄妹俩,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月光曲》的传说故事。 3.聚焦内容,合作探究:大音乐家贝多芬为什么愿意为陌生的兄妹俩弹奏一曲又一曲 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梳理原因。 (1)学生默读第2~7自然段,圈画三次人物对话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内心感受。 ①品读皮鞋匠兄妹俩的对话,感受盲姑娘的美好心灵。 出示课件:(分角色朗读对话) 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哪!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哇!” 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 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思考:盲姑娘为什么这样说?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指名学生说出心中的感受。 这句话表明盲姑娘既想听贝多芬的演奏,又不想让哥哥因为这件事而为难。体会到盲姑娘善解人意。 ②品读皮鞋匠和贝多芬的对话,感受贝多芬内心的感动。 同桌之间分角色朗读皮鞋匠和贝多芬的对话,联系上文,想一想贝多芬为什么弹琴给盲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