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课标: ●通过电的利用,内燃机与汽车、飞机的诞生等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 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发明成就 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工业化指工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两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的影响) 变化一:人口迅速增长。 ①工业革命极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促进工农业发展,粮食供应充足,生活水平提高);②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出生率上升和死亡率下降;③政局稳定。 1.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农业劳动者减少,工商业劳动者增加(产业)。 在利兹的毛纺织厂里,1813年女工占26.3%,1830年升至34.2%。1816年,苏格兰棉纺织厂里女工占68.3%,诺丁汉郡棉纺工厂的女工占63.6%……———《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性别、工作与工资》 工业革命带来了妇女的解放,使她们有了经济的独立性,而经济独立是人身独立的基础。———《工业革命:历史、理论与诠释》 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他们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这为妇女社会地位提高创造了条件。 2.女性参与工业劳动(性别)。 变化二: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两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的影响) 英国早期的矿场主和工厂主发现几乎不可能把成年人变成工厂有用的人手。如果未成年人能够预先适应工业制度,那就可以大大减少他们在日后工作中的纪律问题,结果就产生了……大众教育。 ———《第三次浪潮》阿尔文·托夫勒 大众教育依据工厂模式,教授基本的读、写、算术及一点儿历史和其他科目的知识。大众教育还包括一项更为重要的“隐秘的课程”,其中包括三项:一是守时,二是服从,三是单调而重复的工作。———《第三次浪潮》阿尔文·托夫勒 目的: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变化三:欧美国家推广大众教育 19世纪初 德国 德国建立初等、中等、大学系统的教育体系 1802年 法国 法国通过法律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学校 1870年 英国 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两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的影响) 变化三:欧美国家推广大众教育 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两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的影响) 变化四:城市化进程加快 城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乡村社会向以工业为主的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过程。 表现: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两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的影响) 变化四:城市化进程加快 后期城市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建立。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P25+P26知识拓展) 早期缺乏统一规划,卫生环境很差。(P25相关史事) 城市化带来的问题: 应对措施: 开始重视城市环境治理。 想一想:为什么作者认为“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两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的影响) 消极:①环境污染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原因: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人口快速增长,大众文化水平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但工业革命使环境污染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想一想:为什么作者认为“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两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的影响) 1803年时英国共有1203户贵族,占英国家庭总数的0.6%,平均每户收入3778英镑;相比之下,44.5万个工匠家庭平均每户收入55英镑。工匠是体力劳动者中的富裕者,下层劳动者和他们之间还有约一倍的收入差距。 ———《英国史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