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 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朱自清 面对时光流逝,“宰相词人” 晏殊又有怎样的感慨呢? 新课导入 浣溪沙 晏殊 壹 1.诵读并背诵全词,了解词人、理解词意。 2.在朗读中感受本词清丽自然的风格特点,体会婉约派的艺术风格特点。 3.理解诗人通过本词表现的对生活的哲思。 学习目标 晏殊(991-1055),字同叔,临川(今属 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婉约派”词人。十四岁以“神童”应举,赐同进士出身。后官至宰相。谥“元献”。 晏殊擅词令,尤擅小令,风格婉转,人评“此宗令词之专精者,首推晏殊”,有“宰相词人”之称。 晏殊与其子晏几道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主要作品有《珠玉集》。 作者简介 年少德高 晏殊从小聪明好学,5岁就能创作有“神童”之称。景德元年(1004年),江南按抚张知白听说这件事,将他以神童的身份推荐。次年,14岁的晏殊和来自各地的数千名考生同时入殿参加考试,晏殊的神色毫不胆摄,用笔很快完成了答卷。受到真宗的嘉赏,赐同进士出身。 宦海沉浮 乾兴元年(1022年),年仅12岁的仁宗继位,刘太后听政。宰相丁谓、枢密使曹利用想独揽大权,朝中众官议论纷纷,束手无策。晏殊提出“垂帘听政”的建议,得到大臣们的支持。但是加之在玉清宫怒以朝笏撞折侍从的门牙,他被御史弹劾。 创办教育 天圣五年(1027年),以刑部侍郎贬知宣州,后改知应天府。在此期间,他极重视书院的发展,大力扶持应天府书院,力邀范仲淹到书院讲学,培养了大批人才。该书院(又称“睢阳书院”)与白鹿洞、石鼓、岳麓合称宋初四大书院。这是自五代以来,学校屡遭禁废后,由晏殊开创大办教育之先河。 作者简介 词,是一种配合音乐用来歌唱的诗体,产生于隋唐,宋朝进入了兴盛的时期,成为宋代文学的代表样式。因为一首词中句式长短不一,又叫长短句。 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最为常见。词的篇幅比较短小,按字数将词分成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认为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本词是小令。浣溪沙,是词牌名。 宋词有豪放派和婉约派两大派别,豪放派代表词人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代表词人有柳永、李清照等。 文体知识 晏殊一生历居显官要职,仕途平坦,但政绩平平。作品在歌酒风月、闲情逸致吟咏中,也常流露出官僚文人由精神空虚而产生的年华易逝、迟暮落寞的感伤。《浣溪沙》这首词写的就是作者对光阴流逝的怅惘和对春天消失的惋惜之情。 写作背景 《浣溪沙》是词牌名,即曲的谱子。 《浣溪沙》是一首小令,其格式是分上下两片(也叫上下两阕què),各有三个七字句,一、二、三、五、六句押同一个平声韵。 解 题 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huàn yàn shū páihuái 初步感知 浣溪沙 晏 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不得已,没有办法。 弥漫着花香的园中小径。 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好像认识和曾经见过。 理解词义 译文 吟罢一曲新词饮一杯酒,(往事涌上心头,)(眼前)还是和去年一样的天气,亭台也和去年毫无二致。夕阳虽然美好,但终归要西沉下去而不能返回。 花的凋落和时光的流逝,都是令人惋惜而毫无办法的,只有归来的燕子,似乎是去年的旧相识。(真是无可奈何啊,)(我)独自在弥漫着花香的小路上走来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