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812552

必修四第5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04-04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00次 大小:1806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必修,5课,寻觅,会的,真谛,同步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寻觅社会的真谛 一、课堂检测 1.(2024·浙江·高考真题)在“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贵州,落后的交通曾经是长期制约发展的突出瓶颈。而今,“万桥架”突破山水阻隔,覆盖于千沟万壑上的“高速平原”持续铺就,当地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由此可见( ) ①地理环境是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之一 ②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③实践能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 ④实践能够突破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详解】①③:在“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贵州,落后的交通曾经是长期制约发展的突出瓶颈。而今,“万桥架”突破山水阻隔,覆盖于千沟万壑上的“高速平原”持续铺就,当地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化。由此可见地理环境是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之一,实践能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①③符合题意。②: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但材料没有涉及,因此无法体现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②不符合题意。④:规律是客观的,不能突破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④说法错误。 2.(2023·全国·高考真题)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网络征求意见活动于2022年4月15日至5月16日开展,在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所属官网、新闻客户端以及“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分别开设专栏,听取全社会意见建议,累计收到网民建言854.2万余条,为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从中获得的启示是( ) 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诉求是制定决策的重要依据 ②坚持党的群众路线需要探索创新有效的实现形式 ③人是社会历史主体,每个人都推动社会历史发展 ④只要坚持“到群众中去”,就能实现“从群众中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详解】①:听取全社会意见建议,体现党的群众路线、人民至上的理论观点,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诉求是制定决策的重要依据,①正确。②:在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所属官网、新闻客户端以及“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分别开设专栏,体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需要探索新的形式,找到新的路径,②正确。③: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每个人都是历史活动的参与者,但人们在历史发展中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是不同的,不可能每个人都推动社会历史发展,③错误。④: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群众中来”就是从实践中来,形成认识,这是第一步;“到群众中去”就是认识回到实践中去并接受检验,这是第二步,选项颠倒了二者的关系,④错误。 3.(2023·河北·高考真题)恩格斯指出:“在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和国家关系,一切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一切理论观点,只有理解了每一个与之相应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且从这些物质条件中被引申出来的时候,才能理解。”可见( ) ①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②任何社会意识都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社会政治法律制度受生产方式制约 ④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详解】①③:在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理论观点,只有理解与之相应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且从这些物质条件中被引申出来的时候才能理解,这说明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社会政治法律制度受生产方式制约,①③符合题意。 ②:题干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体现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②不符合题意。 ④:题干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体现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④不符合题意。 4.(23-24高二上·浙江·期中)新冠肺炎、抗疫、复工复产、民法典、网课、双循环、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成为“2022年度中国媒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