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814542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 教学设计(共两课时)

日期:2025-01-1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8次 大小:181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统编,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
  • cover
三上17古诗三首 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文化自信 1. 了解中国古代诗歌文化,感受古诗所承载的中华民族精神,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意识。 2. 通过学习古诗,体会古代文人对自然和生活的观察与感悟,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二)语言运用 1. 学生会认“亦、宜”等字,会写“断、楚”等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 借助注释、插图等方式理解诗句意思,提高理解和运用古典语言的能力,积累优美的语言表达。 (三)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通过诗句在脑海中构建画面,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境。 (四)审美创造 1. 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和画面美,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培养对美好事物的感知。 2. 鼓励学生用绘画、朗诵等形式表达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激发审美创造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1. 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歌意境。 2. 正确书写生字,背诵古诗。 (二)难点 1. 感受诗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达方式,体会诗歌情感。 2.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画面。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诵读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利用插图和多媒体资源)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古诗音频、生字卡片、与古诗内容相关的图片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一些祖国山河壮丽景色的图片(有高山、湖泊、江河等)。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着无比美丽的自然风光,古人常用诗歌来描绘这些美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首这样的古诗,一起走进古人眼中的美丽世界。” 2. 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这三首古诗,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结合课下注释,读准字音,初步读通诗句。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读音错误。 利用生字卡片,检查学生对“亦、宜、断、楚”等生字的认读情况。 指名三位同学分别朗读三首古诗,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进行评价,针对朗读中存在的问题,如字音、断句等进行纠正。 全班齐读三首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学习《望天门山》 (1)介绍作者:展示李白的资料和画像。简单介绍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 (2)理解诗意: 出示《望天门山》的插图和诗句,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景色,提问:“同学们,从图中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些景色和诗中的哪些描写是相对应的呢?” 让学生带着问题再读《望天门山》,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小组内交流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逐句理解诗句:“天门中断楚江开”,讲解“中断”是从中间断开,“楚江”就是长江,这句诗描绘了天门山从中间断裂,长江水汹涌奔腾的壮观画面;“碧水东流至此回”,“至此回”指江水在这里回旋,理解碧绿的江水东流到这里后因山势而回旋向北;“两岸青山相对出”,体会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迎面出现的感觉;“孤帆一片日边来”,想象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驶来。 (3)体会情感: 教师提问:“诗人李白描绘了这样雄伟壮观的天门山景色,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你们能从诗句中感受到他怎样的情感?” 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天门山壮丽景色的惊叹与赞美之情。教师可适当补充,如李白豪放的性格在诗中体现,他眼中的天门山气势磅礴,这种情感融入到诗句之中。 4. 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李白的《望天门山》,通过借助插图和注释理解了诗句的意思,感受到了天门山景色的雄伟壮观,也体会到了诗人对这美景的赞美之情。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另外两首古诗。” 5. 布置作业 背诵《望天门山》。 预习《饮湖上初晴后雨》和《望洞庭》,试着自己理解诗句的大概意思。 第二课时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