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818505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共30张PPT)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日期:2024-11-2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5次 大小:515902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制度,社会,国家,必修,选择性,30张
  • cover
(课件网) 新课导入 【学习目标】 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 了解关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产生及其在中国的实行。 本课线索 第 部分 壹 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赋 役 制 度 赋税 徭役 田赋(租):以田亩为依据的土地税 丁税: 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 户税(调):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 其它杂税 兵役 力役(庸) 杂役 中国古代土地税的开端:春秋时期:齐国“相地而衰(cuī)征” 鲁国“初税亩” 以成年男子为依据,为封建国家无偿从事劳动的劳役 概念解释 赋役制度:统治者以土地和人口为依据,向人民征收一定数量的田赋、人头税、征发徭役而形成的基本制度。赋役的征发是统治阶级赖以维持其统治的基础,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 体现封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一·先秦时期 (1)西周:贡赋制度 材料: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 ———《孟子·滕文公上》 贡赋制度:诸侯缴纳贡赋;为王室服役,实行劳役地租,役重于赋。 分封制下诸侯的义务:服从命令;镇守疆土;随同作战;朝贡述职; 井田制(土地国有制):农民为领主服力役,并向领主交纳田赋。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变化的基础:土地制度变化 背景 随着生产力发展,春秋铁犁牛耕出现,井田制逐步瓦解,私田出现。 表现 齐国 管仲提出“相地而衰征,”把公田分配给农户耕种,根据土地多少和好坏征收赋税,以实物税代替劳役税。 鲁国 前594年“初税亩”是指无论公私田,按亩收税 秦国 商鞅变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 实质 客观上承认土地私有制 影响 ①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和地主土地私有制的形成;②推动社会转型: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③是中国古代土地税的开端。 (2)春秋战国 秦 汉 田赋 口赋 徭役 “收泰半之赋”,需缴纳田地产量的三分之二 “与民休息”,田赋税率大大降低。高祖:十五税一;景帝:三十税一 向人民征收极重的口赋,即人头税,“二十倍于古” 口赋(7-14岁);算赋(15-56岁),商人和奴婢的算赋钱加倍。 更卒:法定服务期限是一个月,服役地点是在本郡或本县,承担修筑城垣、道路、河渠、宫室、陵寝,以及运输粮食等繁重劳动; 正卒:是指到郡国和京城服兵役,役期一般是两年; 戍卒:是指到边塞屯戍,役期一般是一年。 二·秦汉时期 编户齐民制度:政府把农民编入户籍(称为编户),实行按编户征收租赋和征收徭役、兵役的制度。 阅读教材,填写下表。 田赋、人头税、徭役 【思考】根据材料分析汉朝赋税制度的特点及说明的问题。 以汉朝为例,农户一般为5口之家拥有70亩土地 财产税:按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大约可产粮150石,以1/30的税率计算,须缴纳田赋5石,其间粮价平均为每石80钱,5石粮折价400钱。除粮食外,还有稿自之征,所要缴纳的稿自折价不到50钱。两者折价合计不到450钱 人头税:单就更赋一项来计算,5口之家须缴纳更赋者平均有1.5人每人每年须缴纳过更、践更两赋2300钱,1.5人须缴纳3450钱 特点:秦:赋税极重;汉:田租较轻,但人头税很重(舍地而税人)。 说明:政府对人丁的控制较强。 汉朝的那些赋役措施体现了“重农抑商”政策? 汉朝对车船征税、对商人和高利货者征收算缗钱、对财产总额征收“税民资”、甚至农民饲养六畜都要缴税。 重农抑商政策 赋税演变历程 魏晋 隋:租调役 唐:租庸调制 隋朝 两税法 魏晋:租调制 780年 907年 618年 581年 唐朝 魏晋隋唐时期的赋役制度 创新:以庸代役;纳绢或布代役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租调制 北魏均田制:指政府不触动原有私有土地的基础上,把无主荒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农民耕种,接受土地的农民要向国家交纳赋税和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