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818967

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单元测试(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学年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04-04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8次 大小:4779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九年级,人教,化学,学年,2024-2025
    单元质量评价(五)(第五单元) (40 分钟 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K—39 Ca—4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从2H2+O22H2O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 A.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 B.在常温下氢气与氧气混合就可以发生反应 C.4 g氢气与32 g氧气完全反应,可以生成36 g水 D.在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发生了改变 2.高氯酸铵(NH4ClO4)可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时,不可能生成的物质是( ) A.CO2          B.Cl2 C.H2O          D.N2 3.火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已知黑火药爆炸的化学方程式为S+2KNO3+3CX+N2↑+3CO2↑,此反应涉及的化学用语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硝酸钾中的硝酸根离子:N B.3个碳原子:3C C.单质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D.X的化学式:KS 4.如图是通过红磷燃烧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装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红磷在锥形瓶中燃烧产生了大量白烟 B.实验取用的红磷量不足,对实验测量结果有影响 C.气球除了使装置密闭之外,还可以防止瓶塞在红磷燃烧放热时飞出 D.待锥形瓶冷却后,再测量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 5.在化学反应A+2B===3C+2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6∶7,当2.4 g 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1.4 g C,则生成D的质量为( ) A.6.6 g B.5.6 g C.4.7 g D.3.8 g 6.(2023·内江期末)在2NO+O2===2NO2的反应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O2为空气污染物 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该反应中共有3种氧化物 D.参加反应的NO和O2的质量比为15∶16 7. (2023·深圳中考改编)在通电条件下,甲酸与氧气的反应微观图如图,说法错误的是( ) A.由此实验可知,分子是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 B.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分子结合形成H2O2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COOH+O2H2O2+CO2 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变 8.(2023·邵阳中考改编)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硫燃烧:S+O2SO2↑ B.氢气在氯气中燃烧:H2+Cl2HCl C.水在通电条件下发生分解:2H2O2H2↑+O2↑ D.加热氯酸钾发生分解:2KClO3===2KCl+3O2 9. (2023·湘潭中考)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表示反应前的质量,“”表示反应后的质量) A.X=19 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甲、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可能为1∶16 10.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 A.向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B.镁条燃烧 C.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D.化学反应:2KNO32KNO2+O2↑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1小题10分,第12小题7分,第13、14小题各10分,第15小题13分,第16小题10分,共60分。 11.现以HgO、C、P、O2、Fe、KMnO4等物质为反应物,按下列要求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1)燃烧时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 (2)两种非金属单质反应,生成固态物质: 。 (3)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产生: 。 (4)分解反应,生成物中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 。 (5)氧化汞受热分解: 。 12.农谚“雷雨发庄稼”的化学原理是雷电时雨水里含有微量硝酸。硝酸的形成过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单质X是一种常见气体,其化学式是 。 (2)反应②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3)反应③在常温下即可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4)为了提高氮原子的利用率,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5)在实验室通常采用以下方法制取中物质的化学式为 ,因为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没有改变。 13.(2023·青岛中考改编)学习化学离不开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问题。回答: (1)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发生变化的是 (填序号)。 ①物质总质量   ②分子种类   ③原子数目  ④元素的化合价 (2)蜡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