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课标要求:了解西汉末到东汉的政治、社会动荡。 学习目标: 1.通过教材梳理及史料解析,能说出西汉末年的社会状况及东汉建立的基本概况; 2.通过教材梳理、历史材料信息提取和思考探究,能说出光武帝巩固统治的措施及影响。 3.通过示意图和表格材料分析,能了解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特征和黄巾起义的基本史实。 4.通过东汉兴衰的学习,认识朝代更替的基本规律,认识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壹·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一、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王莽 西汉后期,朝政越来越腐败,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指皇帝的母族、妻族 回顾西汉兴亡历程 公元前202年 刘邦建立西汉 文景之治 汉武盛世 公元9年 王莽篡权 建立新朝 西汉灭亡 公元25年 王莽代汉建新后,仿照周朝的制度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 1.王莽夺权 建立新朝 改革脱离实际情况,导致社会混乱,加剧社会矛盾,最后激起了各地农民起义。 一、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2.“王莽改制” 公元9年,外戚王莽篡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15年后,王莽政权被农民起义推翻。 公元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 西汉 新朝 东汉建立的基本概况: 时间: 都城: 建立者: 公元25年 洛阳 刘秀(光武帝) 一、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3.东汉建立 材料:“祸拏未解,兵连不息,刑法弥深,赋敛愈重……父子流亡,夫妇离散,庐落丘墟,田畴芜秽”,以致“匹夫僮妇,咸怀怨怒”。 ———《后汉书·桓冯列传》 问题:根据以下材料,归纳光武帝建立东汉时的社会状况。 战争不断、刑罚严峻、赋税沉重 社会生产生活遭到破坏 社会矛盾尖锐 光武帝刘秀 头疼啊,这烂摊子咋收拾啊…… 一、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为了巩固统治,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阅读教材P73-74,完成下表,并思考这些措施的作用。 领域 措施 作用 经济 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 政治 减轻刑罚;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统一,整顿官场风气,利于政治清明; 民族关系 允许北方各族内迁; 促进民族交融,加强民族团结,缓和民族矛盾 增加劳动力;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发展和经济恢复; 一、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时间 全国户籍人口 西汉后期 6000万 东汉初 1000多万 57年 (光武帝去世) 2100多万 105年 5300多万 光武帝时期,社会逐渐稳定,全国户籍人口大幅提高 东汉宅院画像砖 图中表现了一派安逸祥和的世俗生活景象 东汉彩绘陶击鼓说唱俑 反映东汉民间生活气息和地方风貌 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光武中兴 一、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共同之处: ①注重农业生产;②注重减轻人民负担,减轻刑罚; ③爱惜民力;④重视吏治清明…… 启示: ①作为统治者要重视民生,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发展生产; ②社会安定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前提。 一、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一、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4.东汉时期的经济发展 农业:①使用二牛一人一犁;农业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也得到提高;②重视兴修水利,王景受命治理黄河,使被淹没的土地变成良田,保障农业生产; 一、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4.东汉时期的经济发展 手工业:①瓷器:东汉时期是中国瓷器发展的重要阶段,青瓷烧制技术走向成熟,已出现质量较高的瓷器;②冶铁:发明的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提高了冶铁质量 水排 贰·外戚宦官 粉墨登场 二、外戚宦官 粉墨登场 阅读教材P75相关史事,思考为何外戚如此猖狂,竟连皇帝也敢毒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