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地图和图片,叙述红军长征的路线及长征过程中发生的历史事件,学生能够概述红军长征的过程。(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2.通过研读史料,概括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学生能够归纳总结遵义会议的意义和长征的意义。(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体会先烈们的不畏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学习革命先烈们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理解长征精神,激发学生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朴素情怀。(家国情怀) 一、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示意图 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 1931.1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首都瑞金) 南京国民政府 (1)背景: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使国民党震惊。 1、反“围剿”战争 (2)态度:国民党对根据地进行军事“围剿”。 当今之计, 只有围剿红军! 围剿 一、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中央根据地五次反“围剿”敌我力量对比表 项目 次数 时间 军队人数对比 领导人 战略战术 反“围剿” 结果 国民党 红军 第一次 1930.10 10万 4万 毛泽东 避敌主力、诱敌深入 集中优势、各个击破 胜利 第二次 1931.4 20万 3万 第三次 1931.7 30万 3万 第四次 1933.2 30万 7万 周恩来 朱德 第五次 1933.9 50万 8万 博古、李德 冒险进攻、保守防御 失败 2、中央红军的五次反“围剿”斗争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制订了正确的战略战术。 上联: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 下联:大步进退,灵活出击,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1930.10-1933秋,国民党政府连续对根据地进行五次大规模军事“围剿”。 博古、李德的“左”倾错误路线的领导 王 明 博古(秦邦宪) 李 德 一、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在军事上指挥上犯了“左”的错误: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 退却中的逃跑主义。 3、原因: (1)直接原因: (2)根本原因: 博古、李德等人“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中央负责人博古 军事顾问李德 “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口号 “不让敌人侵占寸土” “胜利或者死亡”等口号 “左”的错误:就是不合实际的,夸大自身实力,急进的,冒险的错误。 红军英勇奋战一年,付出重大牺牲,也没能打破敌人的围剿,反而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 中共中央和中共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 冒险主义 左的错误 战争的胜败,不在于力量的悬殊,而是取决于正确的军事思想和战略战术。 一、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①时间:1934年10月 ②目的:进行战略转移,保存革命力量 ③开始地点:江西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 4. 战略转移 ④长征初期的困境:冲破了敌人的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挫败了蒋介石企图歼灭红军于湘江以东的阴谋,但中央红军损失惨重,只剩下3万多人。 1934.10 长征开始 一、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突破4道封锁 渡湘江:血战湘江(至此红军剩3万多人) 1934.10中央红军8万多人从江西瑞金出发 血战湘江 那次仗打完后,江水都成红色的了,江底到处是战士的尸体,当地老百姓都说,“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 湘江战役血的教训,导致了红军出现了军事上的意见分歧。 湘江之战是红军长征中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战役,8万余人的中央红军锐减至3万余人。红34师全军覆没!中央苏区的丧失,湘江之战的鲜血,使广大指战员心情沉痛,大家对“左”倾错误军事指挥已经到不能容忍的地步,于是一场伟大的转折正在酝酿。 一、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5.开始进军贵州: 湘西 遵义 冲破四道封锁线减员5万人 (1)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3)毛泽东提议进军贵州、强渡乌江、 攻克贵州北部重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