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825618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日期:2024-11-28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8次 大小:3321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课堂,核心,同步,新课标,无忧,教案
  • cover
基于2022新课标下的教学·七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孕育统一和民族交融 科目 历史 年级 七年级 课型 新授 授课人 课题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课时 1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孕育统一和民族交融》的第二课,承接了上一课《三国鼎立》,也为下一课学习《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作铺垫。正是西晋短暂统一这一时期,各族加强往来、经济文化都得到交流交融,为后来江南地区的开发奠定基础。本课共分为西晋的建立与统一、 八王之乱与西晋灭亡、北方各族的内迁三个子目,子目之间呈递进与因果关系,共同讲述西晋的短暂统一以及其所带来的民族内迁、民族交融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七年级学生。通过先前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汉朝的兴盛与衰亡、东汉末年爆发农民起义、三国鼎立等历史知识,为学生理解本节课学习西晋的短暂统一奠定知识基础。七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回答问题积极主动,但是缺乏专注力,很难保持40分钟的学习,因此需要教师充分利用视频、史料、材料、图片、表格等资源,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材料研读、历史解释、时空观念等历史核心素养。 三、教学目标 单元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人口迁徙和区域开发,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科技和艺术成就,如祖冲之的数学成就,认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学习目标: 1.了解西晋的建立及统一,八王之乱等基本史实,知道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情况和十六国的建立。(时空观念) 2.了解西晋的治国方略,分析八王之乱的原因,分析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影响。(历史解释、时空观念) 3.通过对西晋灭亡的分析,知道西晋统一全国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这一时期在我国历史民族大交融方面的重要地位。(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4.统治阶级的贪婪腐败是导致西晋政治黑暗不可忽略的一个问题。启示我们应居安思危,吸取历史教训。(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四、教学重点 西晋的建立与统一、八王之乱与西晋灭亡、北方各族内迁等基本史实。 五、教学难点 理解西晋统一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民族内迁的积极意义。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表格法、视频教学法。 七、学习方法 讨论法、合作探究、小组交流、自主学习、材料研读。 八、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新课导入 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和军阀割据,结束了两汉大一统的局面。魏、蜀、吴三国的鼎立,使分裂的中国走向局部的统一。随后西晋虽统一了全国,但不久又陷入分裂的局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西晋短暂统一这一段历史,走进第17课。 复习前知,步入本课学习。 复习导入,自然过渡到本课。 (二) 新课讲授 壹·西晋的建立与统一 1.背景 【提问】(出示三国实力比较表和历史地图)结合下图,思考:三国的实力谁最强大?谁的实力最弱? 【过渡】(出示司马懿图片及文字材料)曹魏政权成为实力最强的政权,为全国统一奠定基础。魏国的大权逐渐被谁所控制? 【回答】魏>蜀>吴。 【回答】司马懿,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 引导学生考虑三国实力的强弱对比,为后来学习西晋建立与统一作铺垫。 三国的灭亡 【引导】(出示历史地图和图文材料)请大家总结地图信息,并进而概括三国灭亡、西晋统一的概况。 【拓展】诸葛亮,积劳成疾,234年病逝。蜀汉开始衰落,刘禅昏庸,263年,司马昭派兵灭蜀汉。刘禅被送至洛阳,封安乐公。 【归纳】“三国尽归司马氏” 【回答】223年,刘备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