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826025

【精品解析】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停洞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卷(9月)

日期:2025-10-3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7次 大小:9578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学年度,9月,考试卷,开学,历史,学期
    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停洞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卷(9月) 1.(2024七上·从江开学考)科学家通过对北京人的骨骼化石的分析发现,“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吻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他们身高平均为157厘米,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直立行走。”这段材料说明(  ) A.北京人已经学会用火 B.北京人已能制作工具 C.北京人完全具备现代人的特征 D.北京人兼具古猿和现代人特征 2.(2024七上·从江开学考)考古学家王巍讲道:“考古最重大的三个问题:人类起源、农业起源、文明起源,其中农业起源是文明的基础。”以下考古发现能够印证农业起源的是(  ) A.北京人遗址发现的灰烬堆 B.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 C.东胡林遗址出土的炭化粟粒和黍粒 D.陶寺都城遗址出土的玉钺 3.(2024七上·从江开学考)陶寺都城遗址位于山西襄汾,距今约4 300—4 000年。陶寺类型房址分台基、平地、半地穴式和窑洞四种。与陶寺人居住形式类似的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4.(2024七上·从江开学考)我国古代有“神农氏教民播百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的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 A.海洋文明 B.和谐平等 C.农耕文明 D.游牧文明 5.(2024七上·从江开学考)《史记·夏本纪》记载:“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材料中令禹“劳身焦思”的是(  ) A.开垦耕种 B.王位世袭 C.治理水患 D.加强统治 6.(2024七上·从江开学考)《左传》曰:“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据引文可以看出,夏商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A.丧失民心 B.洪水泛滥 C.分封诸侯 D.战乱频繁 7.(2024七上·从江开学考)《左传》中记载:“其怀柔天下也,犹惧有外侮,扞御侮者,莫如亲亲,故以亲屏周。”文中涉及的西周政治制度是(  ) A.禅让制 B.礼乐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8.(2024七上·从江开学考)据史书记载,春秋初年有100多个诸侯国,到战国时期只剩下十几个了。材料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 A.诸侯国割据混战日益扩大 B.人民遭受的灾难更重 C.封建制度正逐步确立 D.历史向统一的趋势发展 9.(2024七上·从江开学考)战国时期七雄纷争,观察《战国形势图》,①②③④分别是(  ) A.燕、齐、楚、秦 B.楚、燕、齐、秦 C.齐、秦、楚、燕 D.燕、齐、秦、楚 10.(2024七上·从江开学考)“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这一评价旨在说明(  ) A.商鞅变法成效巨大 B.孝公确立皇帝制度 C.春秋时期诸侯称霸 D.战国时期大国争雄 11.(2024七上·从江开学考)商鞅变法内容中,对提高秦国军队战斗力有决定性作用的是(  ) A.确立县制 B.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C.鼓励耕织 D.奖励军功 12.(2024七上·从江开学考)陆游诗中写道:“岷山导江书禹贡,江流蹴山山为动。呜呼秦守信豪杰,千年遗迹人犹诵。决江一支溉数州,至今禾黍连云种。”诗中的“秦守”是指(  ) A.管仲 B.大禹 C.李悝 D.李冰 13.(2024七上·从江开学考)文字的诞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是精神文明的重大成果。我国早在商朝时期便有了体系较为完整的成熟文字。商朝“体系较为完整的成熟文字”是指(  ) A.甲骨文 B.小篆 C.隶书 D.草书 14.(2024七上·从江开学考)如图为三星堆三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人头像。三星堆祭祀区新一轮考古发掘迄今为止已出土2 000多件完整器物。部分文物与河南安阳殷墟、山西陶寺都城遗址、江西新干遗址等地出土的青铜器有相似之处又各具特色。从材料中可以推断出(  ) A.阶级分化趋势明显 B.巴蜀地区手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