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826995

4.1 常见地貌类型——河流地貌 教学设计 (表格式)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 地理 人教版(2019)必修一

日期:2025-01-05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4次 大小:50537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地貌,必修,2019,人教,地理,学期
  • cover
课型 新授课 章节 第四章第一节 课 时 1课时 课题 河流地貌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标 分析 课程标准: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课标分析: 可以看出学生不仅要具备识别地貌的能力,还要能够对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进行描述。因此,教师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描述归纳地貌的特点,识别地貌的主要特征。 教材分析 “河流地貌”是人教版教材(2019年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地貌”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第二部分的内容。在学习完“宇宙中的地球”“地球上的大气”“地球上的水”之后,学生即将学习有关岩石圈的内容,先学习常见的地貌类型可为后续学习地貌的观察等内容起到一定的铺垫作用。 教材先通过描述河流流经山区时形成的“V”形河谷,介绍了河流侵蚀地貌的形成与特征;接着描述了河流流出山地时形成的冲积平原并介绍其整体形态和意义;随后介绍了河流地貌中牛钜湖的形成过程以及河流三角洲的发育,并用文字介绍了三角洲的沉积物特征;最后展示了不同时期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变迁的案例。针对本节内容,可以充分基于黄河河流地貌的真实情境进行教学,以推动地理核心素养的落实,培养学生的地理情感。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河流地貌之前,已经学习了喀斯特地貌的相关知识对地貌的形成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有利于对本节课河流侵蚀堆积地貌的理解。但是理解河流各种地貌的具体形成对于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节课尝试与各种具体的黄河河流地貌相结合,借助真实情境和地貌形成的动图模型促进学生对河流地貌形成的理解,加深其对黄河河流地貌的认识,引导学生分析河流地貌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加深其地理情感。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长江河流地貌景观,观看卫星遥感影像图、景观图等,加深对河流地貌形成的认识,从空间等要素出发理解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形成过程提升运用综合思维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2)借助长江河流地貌的真实情境,走进长江了解我们国家的第一长河提升对长江区域的认知水平; (3)通过对长江河流地貌的了解,认识到人们利用长江河流地貌进行生产生活并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理解河流地貌给人类生存生活、生物多样性带来的影响;理解人类活动与河流地貌之间的相互关系,树立爱护自然、合理利用大自然的馈赠,以及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和价值观念,树立人地协调观。 重点 河流侵蚀作用类型和堆积作用 河流地貌的形成原因和过程 河流地貌主要特征的描述。 难点 人类活动与河流地貌之间的相互关系; 河流地貌主要特征的描述。 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图示法、探究学习法堂讨论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及主要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播放】歌曲《长江之歌》的视频并作为“导游”带领学生“游客”走进长江学习河流地貌的相关知识。 观看视频,初步认识长江上下游的地貌特征存在差异。 通过欣赏歌曲,对长江有初步的认识,为学习流水作用形成的各种长江河流地貌奠定基础。 【环节二】自主学习 1.河流地貌的概念 流水是地表常见的外力作用形式,流水塑造的地貌叫做流水地貌。根据流水的作用方式,一般分为流水_____地貌和流水_____地貌。 2.流水侵蚀作用类型(观看视频,完成表格) 3.描述河谷地貌特征的角度(提示:河谷=谷底+谷坡) 描述角度:河谷形态、深度、坡度、宽窄、河谷底部地势和物质形态大小 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完成表格和填空,并提出疑问。 提前查阅资料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后续理解地貌成因和描述地貌特征做铺垫。 【环节三】新知探究 第一站:金沙江虎跳峡———V”形河谷 【展示】标注虎跳峡的长江水系图、金沙江虎跳峡卫星遥感影像图和景观图 【设问】①虎跳峡在长江的什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