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秋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4.8 挖红薯 【教材分析】 《挖红薯》是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10以内数加与减”中的关键一课。借助乡村农事活动 “挖红薯” 的场景,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加减法实际应用的体悟,着重强化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实景里精准提取数学信息并转化为数学问题求解的能力,教材借助简单图示,如用圆片代表物体,通过整齐排列、一一对应的方式,强化学生对 “同样多” 的认知,引导学生从具体实物情境顺利过渡到用数学图形符号理解数量对等关系,逐步抽象化思维。 【学情分析】 一年级小学生在生活经验积累下,对简单物体多与少具备模糊直观感觉,能大致分辨物品数量差异明显情况(如 3 个苹果比 1 个苹果多),可对于数量相近或等量情形缺乏科学判断方法与清晰认知,更未上升到数学层面量化、规范解读,对 “同样多” 尚无精准数学概念与判断依据。 【教学目标】 1.知道“同样多”的含义,会用移多补少的方法使不相等的两个数变得相等。 2.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知道“同样多”的含义,会用移多补少的方法使不相等的两个数变得相等。 【教学难点】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 【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教学过程】 一、链接导入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学过的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探究的欲望。】 1.填一填。 2.计算下面各题。 3.学生交流。 二、探究新知 【设计意图:任务引领,引导学生了解主题图,探究移多补少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收集、处理数学信息的能力。】 任务一:运用移多补少法解决实际问题 1.课件出示情境图。 2.观察下图,你都发现了什么? 预设:两个小朋友在挖红薯。男孩挖了5个,女孩挖了3个。 3.提问:比一比,谁的甜薯多? 预设1:我用表示红薯,画一画。 预设2:哥哥挖的甜薯多,妹妹挖的少。 5.提问:妹妹想和哥哥的甜薯一样多,你有什么办法? 预设1:妹妹再挖2个,就和哥哥一样多了。 预设2:哥哥给妹妹1个,两人就一样多了。 6.归纳: (1)可以通过补相差数量的方法使两组数量一样多。 (2)要移走的数量,实际上就是相差数量的一半,通过“移多补少”可使两组数量一样多。 三、课堂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练习,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给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这节课所学知识。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教材P61“练一练”第1题。 2.教材P61“练一练”第2题。 3.教材P61“练一练”第3题。 4.小明有8支铅笔,小红有4支铅笔,有什么办法让他俩的铅笔同样多? 5.(思维训练)每个苹果一样重,天平怎样才能平衡? 四、总结评价 1.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是怎么学会的? 2.学习评价 3.课后作业:完成分成作业对应练习。 【板书设计】 挖红薯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数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情境。本课通过学生的动口说出、动手分分,让学生感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不足之处:在学生表达上总害怕学生说得不够好,提示语过多。 教学建议: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敢于放手,把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观察、操作、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去获得知识,让学生得到主动发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