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830730

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课件)-【备课助手】九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教学课件(统编版)

日期:2024-11-28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1次 大小:128865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助手,统编,教学课件,同步,下册,历史
  • cover
(课件网) 俄乌冲突 2022年震惊世界的大事———俄乌冲突,今天暂且不论俄乌冲突详细原因后果,单说他们同作为前苏联加盟国,如此手足相残自损实力,致使渔翁得利,也充分说明国家统一的重要性。23年前苏联为何解体?社会主义运动到底遭遇了什么?未来的路该如何走?一起走进今天的历史课堂来寻找答案......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课标要求:了解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知道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和苏联的改革,了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二战后 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拉美一国 东欧八国 亚洲六国 苏联 拉美一国:古巴 亚洲六国:中国、老挝、越南、朝鲜、蒙古、柬埔寨 东欧八国: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 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民主德国。 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社会主义力量逐渐壮大 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1.从一国到多国: 结合地图和课本,说说二战后出现了哪些社会主义国家。 (1)背景: ①二战后,东欧、亚洲、拉美出现一些社会主义国家 ②冷战局面形成,苏联要求东欧国家与自已保持一致 (2)影响: 资本主 义阵营 社会主 义阵营 政治 经济 军事 马歇尔计划 1947 杜鲁门主义 1947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1947 经互会 1949 北约 1949 华约 1949 2.苏联模式的推广(东欧): 实质:苏联模式的推广(在东欧各国建立起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经济上:1949年建立“经互会” ,将各成员国的经济纳入苏联计划经济轨道 目的: 影响: 为适应冷战需要,应对马歇尔计划 有利于东欧国家克服战后经济困难 但也将各国经济纳入苏联计划经济的轨道 经济互助委员会 苏军坦克进入布拉格 17:7 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2.苏联模式的推广(东欧): 政治上:1947年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控制东欧各国,按苏联模式对这些国家进行全方位改造 3.中苏互助局面出现: 1949.10.1 1950 中苏缔结《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49.10.3 1949.12 新中国成立后,苏联第一个承认新中国并与中国建交。 中苏建交 毛泽东访问苏联 意义: 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新中国掀起了学习苏联的高潮。 在中国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援助中国156个项目。 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1953年3月5日, 斯大林突患脑溢血逝世,终年74岁 回忆所学,斯大林对于苏联有哪些贡献? 1.领导了两个五年计划,是苏联迅速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领导苏联军民抗击法西斯,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贡献。 苏联在他领导下,为什么能够取得这些成就? 得益于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苏联模式,在经济恢复时期和战争时期发挥巨大的作用。 他留下了世界一流的军事强国和政治大国的辉煌,也留下了制约苏联进一步发展的政治经济桎梏。 1953年,斯大林逝世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经济上:忽视市场规律,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低下。 政治上:忽视民主法制建设。 戈尔巴乔夫 八十年代 勃列日涅夫 六七十年代 赫鲁晓夫 五六十年代 斯大林 20年代-50年代 列宁 20世纪初 领导十月革命、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建立苏联、新经济政策 快速实现工业化 建立苏联模式 打败法西斯 改革苏联模式的弊端 改病了 改残了 改没了 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苏联的经济建设之路 苏联的经济改革之路 1.赫鲁晓夫改革: 时间 内容 政治 经济 评价 1953年—1964年 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 发动垦荒运动 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 取消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 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改革失败,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存在严重偏差。 全盘否定, 引发思想混乱 不符合苏联国情 被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