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834248

13《外国现代诗四首》导学案(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日期:2025-01-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21次 大小:361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外国现代诗四首,导学案,答案,统编,高中,语文
  • cover
《外国现代诗四首》导学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课文说明 一、《迷娘(之一)》 从18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歌德用将近20年的时间创作了他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这部小说中穿插了不少优美的抒情诗,《迷娘》(之一)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作品。“迷娘”(Mignon,原为法语,意思是“可爱的”“动人的”)是《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中出现的小姑娘。她出生在意大利,有着复杂的身世和悲惨的遭遇,从小被拐卖到异国他乡,后被威廉解救,成为他漫游途中的同伴。小说第3卷开始时,迷娘伴着齐特琴声为威廉唱了一支歌,就是这首《迷娘》(之一)。 作为小说情节的有机组成部分,这首诗抒发的是迷娘对故乡的思念,还有对威廉的感激、信任和朦胧的爱恋。诗歌前两小节写的是迷娘家乡意大利的风景,明朗、优美而和谐;第3小节写的则是迷娘想象中的归乡之路(也可以看作她当年被拐卖离乡的路途),云雾笼罩的山峦,有着瀑布和岩洞、暗藏着危险的崎岖山路,描绘的是横亘在北方的德国和南方的意大利之间的崇山峻岭。“爱人”“恩人”“父亲”,都是对威廉的称呼,表现了迷娘对威廉复杂的情感。 歌德在18世纪80年代中期,因为无法忍受当时德国社会沉闷而压抑的环境,以不告而别的方式出逃,在意大利漫游将近两年才返回德国。在他心目中,意大利是理想化的古典主义的化身,代表着人、自然、艺术的和谐一体。对意大利这种人文主义化的、田园牧歌式的想象也反映在《迷娘》(之一)这首诗里。这首诗因此也就获得了一种独立于小说情节之外的更普遍的意蕴,抒发了歌德对于人类精神发展所可能达到的一种完美境界的向往。 歌德曾在《意大利游记》中称赞拉斐尔的名画《显容》让画作上下两个部分形成互补,构成具有内在张力的整体。他写这首诗,仿佛也运用了同样的手法。这首诗每小节的前四行和后三行相互补充,前四行运用大量意象营造出富于画面感的整体情境,后三行则转为直接抒情,让激荡的情感喷薄而出。整首诗的情感就这样不断起伏跌宕,造成流动和变化。三小节之间在画面和情绪上又有着衬托和转换,直至第3小节结尾达到情感的巅峰。全诗在和谐中有丰富的变化,所有的变化又归于和谐,展现出歌德在抒情诗上的高超技艺。 二、《致大海》 《致大海》是普希金最著名的抒情诗之一。在写作这首诗之前四年,普希金因为在一系列政治讽刺诗中抨击沙皇统治,被流放到俄国南部,辗转于基希讷乌和敖德萨等地。他在流放期间继续创作了大量富于斗争精神的诗歌,并与当地许多密谋推翻沙皇统治的革命者密切来往。1824年夏,沙俄政府终于又以“亵渎神圣”和“行为不端”的罪名下令将普希金押送到位于俄国北部、他父亲名下的一个小庄园“闭门思过”。在离开敖德萨时,普希金写下了《致大海》。 这是一首写于离别之际的诗,也是一首歌颂自由的诗。在诗歌的前7个小节中,普希金从离别之际所见到的夏季海洋(“你的蓝色的浪头翻滚起伏”)写起,追忆了在敖德萨停留的将近一年时间里与自己朝夕相伴的大海,有“忧郁的絮语”和“喑哑的声音”,有“黄昏时分的幽静”,也有吞没渔船的“喜怒无常”,在这些直接描写大海的诗行之间,则反复闪现着诗人自己的形象。他是大海的“友人”,时刻倾听着大海的“期待,呼唤”,“想要挣脱开”身上的束缚,却只能停留在“令我厌烦的凝固的石岸”,“苦思着我那珍爱的愿望”。大海与诗人之间如此亲密的情感关联源自何处呢 答案就是全诗首行点出的“自由”。从第8小节开始,《致大海》转入对社会现实和诗人人生命运的思考。曾经领导革命的法国取得许多场胜利,后来出于自身野心登上皇位的拿破仑,最终在欧洲各国的联合反对下被迫退位,在几年以前死于大西洋中的流放地。普希金用“伟大的回忆”“寒冷的梦”“在苦恼里长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