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7单元 课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内容分析: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富强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认读“崛、范”等11个生字,会写“肃 赞”等12个生字,学习:“难”1个多音字 。 语言运用: 正确理解课文的词语。 思维能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课文结构 。 审美创造: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富强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活动流程:子任务二:感怀伟人身上的爱国情怀 环节一:了解作者和周恩来。 环节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环节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情境导入:播放视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片段 同学们,看了这个视频,具体还发生了哪些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板书课题)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了解作者和周恩来。 1.了解作者 小组查阅资料,然后交流、分享。 余心言,原名徐惟诚。安徽芜湖人。大夏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肄业。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青年团上海市委组织部部长,上海《青年报》总编辑,《解放日报》副总编辑,北京日报社社长、总编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卷网-总编辑等职务。 文学成就:作品《祝你学习好》《外国人看中国》等被选入《少年百科丛书》;《八十年寻路记》曾被评为中学生最喜爱的读物,获全国少儿读物二等奖;1994年12月荣获中国少年儿童-出卷网-首届“金作家金画家”奖。 主要作品:《余心言杂文选》《人生方程解》《做有经济头脑的人》《给小红的信》等。 周恩来简介 周恩来(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马克思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创建人之一。 12岁起离开淮安,先在东北读书,后在天津南开学校读书。在校期间,面对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义愤填膺,立志救国。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8月1日以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身份领导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政府总理长达26年。 教师过渡:了解作者和周恩来,那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扫清课文中的字词障碍。 畅谈自己的发现,同桌之间互相交流、全班交流。 学生回答收获的信息。 活动意图: 了解作者,主动查阅资料的习惯养成培养,同时也为学习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环节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初读要求:认真朗读课文,读准容易读错的字音,注意停顿。 2.指名读课文,关注以下生字的读音。 jué fàn wèi xī xiào huái huò chéng xùn chì nàn 崛 范 魏 晰 效 淮 惑 惩 训 斥 难 肃 默 晰 振 胸 怀 赞 效 凡 顾 训 斥 教师引导:“振、斥”是翘舌音;“肃、赞”是平舌音。 理解词义(可以多种形式,借助语境,引导学生理解词义) 疑惑不解:因为有疑问而困惑不能理解。本课指周恩来对伯父说的中国人不能到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的话不能理解。 热闹非凡:形容热闹的场面或景象。本课指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来往的外国人很多,很热闹。 惩处:因为违反规则而进行惩罚。 肇事:引起事故、闹事 3.巧妙识字,交流方法 教师提出要求:读一读课本中其他要求认识的字,交流识字方法。 重点指导:(1)加一加:熟字加偏旁 日+析=晰 山+屈=崛 委+鬼=魏 换一换:熟字换偏旁 淮-佳+工=江 效-文+白=皎 惩-征+士=志 4.指导多音字“难”“处”的读音。 点拨:请大家查阅字典,看看“难”有几个读音;再出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