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汉武之后的西汉 “观古图画,贤圣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女,今欲同辇,得无近似之乎?”上善其言而止。 —《汉书·外戚传下》 汉成帝刘骜 汉末统治危机 西汉后期,外戚、宦官和佞臣先后干政专权,“天子曾不一举手”,满朝文武或趋炎附势,或“持禄保位”;吏治严重腐败,欺上瞒下,贿赂公行。 一方面,乡里豪民因汉元帝推行所谓“宽政”,放弃“迁豪”,更加有恃无恐,“多规良田,役使平民”。另一方面,各级官僚贵族,占田无限。汉成帝“置私田于民间”。 汉代砖文:牛马烦(繁),奴婢王(旺) 大兴徭役,重增赋敛,征发如雨…(民)饥馑…死于道,以百万数。 ———《汉书 谷永传》 政治黑暗,吏治腐败 政治 土地兼并严重,农民大量 流亡或沦为奴婢 经济 赋役沉重,社会矛盾激化 社会 易姓改命 王莽 ●“汉家尧后, 有传国之运” ●“安汉公”王莽 ●公元8年,王莽建“新”朝, ●“王莽改制” ●公元23年, 新朝亡于绿林军 “光武中兴” ▲南阳蔡阳人,高祖九世之孙也,出自景帝生长沙定王发 ▲九岁而孤,养于叔父良。身长七尺三寸,美须眉,大口,隆准,日角。 ▲“性勤于稼穑”、“少时谨信,与人不款曲,唯直柔耳” ▲王莽天凤中,乃之长安,受《尚书》,略通大义。 ▲“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公元22年追随其兄刘縯起兵反莽 光武帝刘秀 “光武中兴” 光武帝刘秀 “再受命”与东汉的建立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公元25年 刘秀(汉光武帝) 洛阳 国号: 汉,史称“东汉” 西汉 长安 东汉 洛阳 “光武中兴” ◆阅读材料,思考刘秀建立东汉后面临着怎样的社会景象? “祸拏未解,兵连不息,刑法弥深,赋敛愈重……父子流亡,夫妇离散,庐落(房舍)丘墟,田畴芜(荒芜)秽(杂草)……匹夫僮妇(儿童妇女),咸(都)怀怨怒。 ——— 《后汉书·冯衍传》 经济衰微,社会矛盾尖锐 社会景象 ◆如何治国→根据材料分析当务之急是什么?(目的) 目的:①巩固对全国的统治;②稳定社会局面; ③恢复和发展经济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分析刘秀为巩固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分别产生了什么作用? 材料一:(汉光武帝) 诏“王莽时吏人没入为奴婢不应旧法者,皆免为庶人。” ———《后汉书·光武帝纪》 材料二:“天地之性人为贵。其杀奴婢,不得减罪。” ———《后汉书·光武帝纪》 材料三:“其令郡国收见田租三十税一,如旧制。” ———《后汉书·光武帝纪》 措施 目的(作用) 经济 释放奴婢,禁止残害 给予土地,减轻田租 减轻刑法,释放囚犯 增加了劳动力,缓和了阶级矛盾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分析刘秀为巩固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分别产生了什么作用? 材料一:诏曰:“夫张官置吏,所以为人也。今百姓遭难,户口耗少,而县官吏职所置尚繁,其令司隶、州牧各实所部,省减吏员。县国不足置长吏可并合者,上大司徒、大司空二府。”于是条奏并省四百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 ———《后汉书·光武帝纪》 措施 目的(作用) 政治 合并郡县,裁减官员 加强对官吏的监督 惩处贪官污吏 简化了政务,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统治,整治了官场风气 措施 目的(作用) 民族关系 允许北方民族内迁, 缓和民族矛盾 巩固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加强了民族团结 ▲光武帝末,南北匈奴大分裂。呼韩邪单于之孙、右薁鞬日逐王比,率领南边八部四五万人,附汉称臣。后居西河美穋。40年后增至20余万。 “汉匈奴归义亲汉长”青铜印,东汉,1979年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 ◆比较“文景之治”与“光武中兴”,指出统治者政策的共同之处? 文景之治 光武中兴 ①注重农业生产,以农为本 ① 多次下令释放奴婢 ②进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