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848507

2025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强化练习题--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

日期:2025-04-21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5次 大小:6589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练习题,区域,交通运输,一节,强化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四章 区域发展战略 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变化   (2024福建莆田一中期中)2024年全国两会上,“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低空”一般指距正下方地平面1 000米以下的空域。2月27日,被称为“空中的士”的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从“无人机之都”深圳直飞珠海,成功完成全球首次跨海跨城飞行,将2个多小时的地面车程缩短至20分钟。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深圳能够成功完成“空中的士”首飞主要得益于深圳(  ) A.距离海洋较近    B.人流物流量大 C.对外交通便利    D.产业基础雄厚 2.与公路运输相比,“空中的士”(  ) A.运量大    B.受天气影响小 C.运费低    D.受地面影响小 3.目前,“低空经济”最适合的应用场景有(  ) ①快递物流   ②长途客运 ③应急救援   ④农产品外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题组二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因素   (2023浙江湖州期末)2022年11月30日,南通至宁波的高铁(通甬高铁)开工建设,根据规划,通甬高铁采用了地底隧道方案穿越苏州工业园区和吴中区,这条地底隧道是国内等级最高、里程最长的高铁城市隧道。项目建成后,对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图为通甬高铁途经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4.影响南通至宁波高铁建设的主导因素是(  ) A.经济   B.地形    C.气候   D.产业 5.该高铁采用地底隧道方案穿越苏州工业园区和吴中区,主要是为了(  ) A.提高高铁运行效率 B.节约高铁修建成本 C.减少高铁沿途停靠点 D.减小对企业和居民的不利影响   (2024浙江温州环大罗山联盟期中)杭温高铁,集城际铁路和旅游功能于一体,是连接杭州、金华、义乌和温州三大都市圈的高速铁路,设计时速350千米,乘杭温高铁从杭州到温州仅需1小时。其二期工程新建正线全长59千米,桥隧比高达94.5%。下图为杭温高铁线路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6.影响杭温高铁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 A.技术水平   B.河湖水体 C.城镇景点   D.地形地势 7.杭温高铁二期桥隧比高的原因是(  ) A.保障列车高速运行 B.节约河谷耕地资源 C.桥隧技术创新普及 D.保护珍稀野生动物 题组三 交通运输与城市发展   (2024河北邢台月考)淮安地处京杭大运河与古淮河的交汇之处,是古代著名的漕运之都。清代后期,受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影响,淮安河运地位下降,城市逐渐衰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连淮扬镇铁路”交通线的建设,淮安城市规模逐步增大。下图示意淮安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8.清代后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冲击淮安漕运地位的运输方式可能是(  ) A.铁路   B.海运   C.河运   D.陆运 9.“连淮扬镇铁路”的修建,有利于淮安市(  ) ①提升城市等级   ②优化城市产业结构 ③分散城市职能   ④提高城镇化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题组四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   (2024浙江精诚联盟三模)浙江是我国四大传统强省之一,以杭甬、杭台、杭温这三条高铁线路为核心的浙江高铁网络,对于推动浙江经济的发展,促进人员流动、物流畅通具有重要意义。杭绍甬城际线是国内首条利用既有线改造、跨市域城际铁路,2023年8月1日实现三地“地铁化运营”。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0.下列以高铁网络推动经济发展的举措,合理的是(  ) A.全面转变城市职能,助力经济转型发展 B.人口向中心城镇集中,提升城镇化水平 C.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各地产业联系 D.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缩小第一产业比重 11.杭、绍、甬开启的“地铁化运营”,给三地带来的影响是(  ) A.加强三地联系,推动服务业发展 B.建设物流通道,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