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问鼎中原” 传说,古代夏禹铸造九鼎,代表九州,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重器,为得天下者所据有。公元前606年,楚庄王欲取周而代之,就借朝拜天子的名义,到周王室寻问九鼎的大小轻重。后来,人们就将企图夺取政权称为“问鼎”。 中原:指黄河中下游一带。 请大家思考:西周时期,诸侯对天子绝对服从,为什么春秋时期楚庄王对周王室如此无礼,周天子却又无能为力呢? 第5课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 【学习目标】 1.知道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认识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政治的变革。 2.知道东周王室衰微,了解西周制度的逐渐瓦解。 3.讲述春秋大国争霸战争的情况及其影响,培养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 一、王室衰微 1.观看视频《春秋时期》,结合图片和教材前言知识和注解,说说东周的两个时期划分情况。 2.观看视频《王室衰微》,分析《东周和西周王室实力对比表》并结合教材知识,指出春秋时期王室衰微的表现和结果。 东周和西周王室实力对比表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政令征战自诸侯出” 结果: 西周—实行分封制 周天子 东周—分封制逐步瓦解 授民授疆土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周天子直接管辖地区仅在洛邑一带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诸侯定期纳贡 不再定期朝觐天子和周王室缴纳贡赋 王室衰微 诸侯崛起 竞相称霸 有权 没权 有地 没地 有臣 没臣 有钱 没钱 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 日渐强大,各自为政 二、诸侯争霸 1.观看视频《诸侯争霸》,结合教材知识,分析诸侯争霸的背景和目的。 ①春秋时期,诸侯国林立,比较强大的有十几个。 ②诸侯国之间为了追逐自身的利益,经常从事结盟和军事征伐等活动。 一些强大的诸侯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积极争夺霸主地位。 “尊王”:就是拥护周王室。 “攘夷”:当时我国北方的狄人和戎人,借中原各国争战之机南下,对各国造成严重威胁。领头伐夷,就能得到各国的拥戴。 背景: 特点: 2.观看视频《春秋五霸》,识读《春秋争霸形势图》并结合教材知识,指出春秋五霸称霸的过程。 过程: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先后称霸,牵头召集诸侯大会,充当盟主,号令诸侯春秋末期,东南地区的吴国和越国迅速崛起,先后北上争霸。 一箭之仇 管鲍之交 退避三舍 竭泽而渔 兵不厌诈 厉兵秣马 秦晋之好 问鼎中原 一鸣惊人 止戈为武 卧薪尝胆 兔死狗烹 老马识途 有关春秋五霸的成语故事 春秋初期形势图 春秋后期形势图 3.结合所学知识,对照两张地图,思考:春秋时期争霸的实质是什么?有何利弊? 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诸侯国,到了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而到战国初期只有十几个诸侯国了。 材料2:七国本身都是地区性的多民族国家。……七国疆域内的各少数民族与华夏族趋向于大杂居、小聚居的状态,交往十分密切,大多逐渐与华夏族融合起来。 ———张岂之《中国历史》 材料3:《春秋》记载,在242年间,列国进行的战争共483次。这些军事行动和朝聘盟会实际上是大国对小国的掠夺。此外,小国人民还得为大国统治者服兵役和劳役。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 温馨提示:评价历史事件的基本方法 1、评价历史事件,要学会用辩证的观点,从正反两方面思考。 2、把历史事件或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思考。 春秋争霸的消极影响: 春秋争霸的积极影响 : 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和痛苦。 1.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导致许多中小诸侯国覆灭,少数强大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 2.为民族交融创造了契机,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 春秋争霸的实质: 奴隶主的掠夺战争。 三、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材料 《盐铁论·水旱》中说:“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