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855906

第2章 第1节 第3课时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以及受精作用(学案(含答案) 课件,2份打包)

日期:2025-02-21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98次 大小:46675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份,课件,答案,学案,作用,受精
    (课件网) 第3课时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以及受精作用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 学习目标 1.模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阐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发生自由组合和互换的重要意义。 2.举例说明受精作用的过程。 3.阐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生物遗传的重要意义。 内容索引 一、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 三、受精作用 二、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课时对点练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 一 1.目的要求 通过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识别减数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 2.材料用具 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显微镜。 梳理 教材新知 3.实验步骤 精 形态、位置和数目 核心归纳 (1)一般来说,雄性个体产生的雄配子数量远远多于雌性个体产生的雌配子的数量。 (2)雌性动物排卵排出的细胞并非成熟的卵细胞,而是卵母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它先在输卵管中发育到减数分裂Ⅱ中期,只有在受精的过程中才能继续进行减数分裂Ⅱ,因此在卵巢中看不到完整的减数分裂过程。 选用雄性生殖器官的原因 1.下列有关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选取蝗虫作实验材料,是因为蝗虫染色体数目相对较少,染色体较大, 易于观察 B.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蝗虫的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 的动态过程 C.用显微镜观察到蝗虫减数分裂Ⅰ与减数分裂Ⅱ中期染色体数目及排列 在赤道板的方式均不同 D.观察到某些细胞有染色体联会现象,这些细胞是雄性蝗虫的初级精母 细胞 √ 落实 思维方法 实验过程中所用的装片是永久装片,且细胞已死亡,不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的动态过程,B错误; 蝗虫减数分裂Ⅱ中期染色体数较减数分裂Ⅰ中期减半,且排列方式不太相同,减数分裂Ⅰ中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两侧,而减数分裂Ⅱ中期,每一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C正确; 染色体联会现象发生在减数分裂Ⅰ,此时的细胞应为初级精母细胞,D正确。 2.(2020·江苏,22改编)有研究者采用荧光染色法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拟南芥(2n=10)花药减数分裂细胞中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以下为镜检时拍摄的4幅图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丙中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时期 B.图甲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已彼此分离 C.图乙细胞中5个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附近 D.图中细胞按照减数分裂时期排列的先后顺序为乙→甲→丙→丁 √ 由染色体位置、形态及数目分析可知,图丙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时期,A错误; 图甲细胞中染色体正在联会,B错误; 由染色体位置、形态及数目分析可知,题图中细胞的分裂顺序为甲→乙→丙→丁,D错误。 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二 1.配子多样性的原因 梳理 教材新知 非姐 妹染色单体 自 由组合 2.探究·实践———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 项目 操作 准备 (1)材料用具:较大的白纸,铅笔或彩笔,适于制作染色体的材料(如橡皮泥、扭扭棒、细树枝、纸卷等) (2)用两种颜色的橡皮泥分别制作两条大小不同的染色体。两条长的染色体为一对同源染色体,两条短的染色体为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两种颜色分别代表来自父方和母方 (3)在纸上画一个足够大的初级精母细胞的轮廓、中心体和纺锤体等结构 项目 操作 模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和主要行为的变化 (4)把做好的染色体放在画好的细胞内,让长度相同、_____的两条染色体配对,使着丝粒靠近。将两对染色体横向分别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两侧。双手分别抓住并移动染色体的着丝粒,使两种颜色的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 (5)在另一张纸上再画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的轮廓,并画出中心体和纺锤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