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855943

中国古代史各个朝代阶段特征

日期:2025-04-0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70次 大小:2997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中国,古代史,各个,朝代,阶段,特征
  • cover
时代特征 (一)夏商周时期(前2070C—前8C) 经济上:1.井田制盛行,实行集体劳作;2.官府垄断手工业和商业,即“工商食官”;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政治上:1.实行分封制,开发边远地区,拓展统治区域;2.实行宗法制,族权与政权结合,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3.推行礼乐制,维护等级制度,稳定统治秩序;4.地方独立性强,中央尚未实现权利高度集中;5.尚未出现真正固定的成文法,国家法律制度尚未健全;6.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 文化上:1.“学在官府”,官府垄断教育文化;2.人文意识增强;3.形成统一的心理文化认同;4.敬天保民思想,开启了后代重民思想的先河;5.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权力有制约作用 (二)春秋战国(前8C—前221年秦统一):社会大变革时期 经济上:1.铁犁牛耕的出现,生产力的发展。2.井田制逐渐崩溃,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3.小农经济形成与发展;4.推行重农抑商政策;5.商业有所发展,私商成为商人主体;6.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政治上:1.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逐渐强大;2.列国纷争,传统的政治秩序(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遭到破坏;3.各国通过变法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国君权威(但尚未确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4.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思想上:1.学术下移,私学兴起,出现“百家争鸣”的思想自由局面。 阶级上:1.“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2.新兴地主阶级崛起 民族关系:1统一多民族国家逐渐形成;2.华夏认同的观念增强;3.民族交流与融合 (三)秦朝(前221—前207) 经济上:1.封建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经济联系加强;2.推行重农抑商政策;3.统一货币度量衡,加强经济管理;4.修筑驰道,交通便利; 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思想上:1.以法家思想治理国家;2.“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文化专制;3.国家认同感的增强,“大一统”意识逐渐形成;4.统一文字 民族关系:1.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2.民族交流与融合 (四)汉初(西汉建立———汉景帝时期) 经济上:1.实行休养生息,轻徭薄赋,社会经济恢复发展;2.土地兼并严重。 政治上:1.汉承秦制,逐渐稳定;2.推行郡国并行制,造成王国问题、边境问题严重; 思想上:推行黄老之学,主张无为而治。 (五)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 经济上:1.小农经济发展并长期占主导;2.推行重农抑商政策;3.手工业和商业逐渐发展;4.丝绸之路的开通,对外贸易繁荣;5.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平抑物价,增加财政收入 政治上: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巩固,大一统局面形成; 2.实行察举制,注重官员品行考核; 思想上: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正统思想;2.兴办太学,立五经博士;建立郡国学,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 民族关系:1.民族交流与融合;2.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六)东汉(公元25年—220年) 经济上:1.土地兼并严重;2.田庄经济大量涌现 政治上:1.外戚、宦官专政,政治黑暗;2.豪强地主涌现,地方分裂割据 文化上:1.佛教、道教传播,冲击儒学; (七)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589年) 经济上:1.人口南迁,江南经济得到开发;2.均田制推行,缓和土地兼并,促进农业生产;3.土地兼并严重,田庄经济大量涌现 政治上:1.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安;2.门阀士族势力扩大,威胁中央集权;3.九品中正制等制度创新;4.专制主义不断强化;5.社会矛盾尖锐 文化上:1.佛教、道教兴盛,儒学独尊地位受到挑战;2.三教在相互借鉴中并行发展;3.玄学产生;4.文学艺术承上启下、丰富多彩 民族关系:1.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交流与融合;2.华夏认同观念增强; (八)隋唐(581年-907年) 经济上:1.农耕经济繁荣;2.赋税制度改革的推动;3.商品经济发展;4.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对外贸易繁荣;5.江南经济进一步发展 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