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十五章 电能与电功率 第4节 探究焦耳定律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通电导体放出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2.知道什么是焦耳定律。 3.知道电流的热效应在实际中的应用与控制。 小唯的妈妈出门前嘱咐他好好写作业,不要看电视。妈妈回来时看到他在认真学习,很高兴,可是用手一摸电视的后背就发现,小唯刚看过电视。你知道小唯妈妈是根据什么判断的吗? 新知导入 你有类似的经历吗,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 生活中,许多用电器接通电源后,都伴有热现象产生。 生活中,许多用电器通电后,都伴有热现象产生。 电流通过导体,导体会发热的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内能。 新知学习 01 电流的热效应 生活中利用电流热效应的用电器 猜想假设 1.电热水壶把水烧开需要一段时间,说明什么? 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与通电时间有关,时间越长,产生的热量越多 2.电炉丝和导线串联接入电路,通过电炉丝和导线的电流相同,为什么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却几乎不发热? 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可能与导体的电阻大小有关 3.电路发生短路时,电流很大,可能会引起火灾? 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可能还与电流的大小有关 02 通电导体放出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 怎样判断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多少 思考 方案一:给密闭容器内的空气加热,通过观察U形管中液柱的高度差来比较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 电热 液面高度差 转换法 实验装置 电流产生的热量(Q放) 热传递 盒内空气吸收 的热量(Q吸) 热膨胀 增大的体积 液面的高度差 转 换 方案二:利用电热器加热质量相同的同种液体,通过液体温度升高的情况,判断通电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 电流产生的 热量(Q放) 热传递 瓶内液体吸收 的热量(Q吸) 热膨胀 液体升高的温度 温度计的温度差 转 换 电热 液体温度差 转换法 如果选用方案二,对于液体的选取有什么要求 为什么? 因为比热容越小,吸收同样热量时,液体温度上升得快,实 验现象越明显。 选用比热容较小的液体 (如煤油 ) 进行实验 实验结论 在电流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大,这个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 设计实验: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与电流的关系 I A R =10Ω R = 10Ω R =10Ω I1 电路图 实验器材 保持电阻、通电时间相同 控制变量法 观察U型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 转换法 注意:右侧U型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是由右侧密封在容器内的电阻丝引起的。 进行实验 实验结论 在电阻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通过一个电阻的电流越大,这个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 在电流相同、电阻相同的情况下,通电时间越长,这个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 进行实验: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与通电时间的关系 实验结论 1.内容: 电流流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3.单位: 2.公式: Q = I2Rt Ω J A s 03 焦耳定律 想一想 焦耳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你能用电功率的公式把 它推导出来吗? Q=W =UIt I= U R U=IR =I2Rt 归纳与小结 非纯电阻电路:W总>Q (W总=UIt =W外+Q) 纯电阻电路:W总=Q=Pt=UIt= t=I2Rt U2 R 焦耳定律适用于任何用电器的热量计算,对只存在电 流热效应的电路也可用 Q =W = UIt = Pt = t 来计算热量。 U2 R 电热的计算:Q=I2Rt 1.电热的应用 利用电热孵化器孵小鸡 利用电热蒸熟米饭 04 电流热效应的应用与控制 利用电热熨烫衣服 电热器的优点:清洁卫生,没有环境污染,热效率高,还可以方便地控制和调节温度。 利用电热使水升温 2.电热的控制 很多情况下我们并不希望用电器的温度过高。如:电脑运行时要用微型风扇及时散热;电视机的后盖有很多孔等等。 探究焦耳定律 课堂小结 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