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推本言之,有守旧,而后有(太后)训政,有训政,而后有废礼,而后有排外。” ———《中外日报》1900年12月8日 引子 训政? 戊戌政变 排外? 义和团运动 结果? 八国联军、辛丑条约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程标准】 (1)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2)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统编版|纲要上|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第17课 时空定位 甲午中日战争 结束 1895年 八国联军侵华 1900年 《马关条约》 颁布“明定国是” 诏书 1898年6月 “百日维新”失败 1898年9月 义和团运动发展 1901年 《辛丑条约》 戊戌维新运动 使中华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促使各阶层掀起救亡图存运动 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1.背景 (1)经济上:民族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根本); 【深化】①甲午战争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②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③为救亡图存,爱国资本家提出实业救国。民间出现办厂的热潮,到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一、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戊戌变法 1.背景 (1)经济上:民族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根本); (2)政治上:①《马关条约》的签订,民族危机的加深; (2)政治:甲午战败,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晚清读书人认识到,唯有变法才能救亡图存 一、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戊戌变法 1.背景 (1)经济上:民族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根本); (2)政治上:①《马关条约》的签订,民族危机的加深; ②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有所壮大; (3)思想上:①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 ②维新思想的兴起:康有为撰写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为变法维新提供了理论依据,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 【拓展】《新学伪经考》认为东汉以来独尊为儒学正宗的古文经,不过是刘歆为王莽篡汉而伪造的“新学”,湮没了孔子的“微言大义”。《孔子改制考》尊奉孔子为托古改制的先师。影响:这两部书从根本上动摇了“恪守祖训”的观念,宣传了维新变法的合理性。特点:借助经学外衣(托古改制),否定君主专制统治,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即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中西并用)。目的:减少变法的阻力 原因: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b.儒家思想居于正统地位,可以减少变法阻力 材料:“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 【拓展】 在书(《孔子改制考》)中,康有为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中国儒家的“三世”说附会在一起,……。他认为时下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统治的中国社会是“据乱世”,而要达到所谓的“太平世”,即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的社会,就必须先对“据乱世”进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度的“升平世”。 ———《中国通史》 材料: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宪法,开国会,行三足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一、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戊戌变法 1.背景 (1)经济上:民族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根本); (2)政治上:①《马关条约》的签订,民族危机的加深; ②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有所壮大; (3)思想上:①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 ②维新思想的兴起:康有为撰写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为变法维新提供了理论依据,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 2.“公车上书” (1)时间:1895年 (2)概况:康有为、梁启超组织了联合各省举人的“公车上书”,但未送达光绪皇帝。 (3)影响:拉开了维新变法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