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859902

【新教材】10《雨点儿》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2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3次 大小:7475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新教材,教材,雨点儿,教学设计
  • cover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体化课时设计 课题 《雨点儿》 课型 新授 课 标 分 析 教 材 分 析 学 情 分 析 学 习 目 标 课 时 任 务 维度课标分析(学段目标、学习任务群、学业质量要求)课时层面分析识字与写字 1.喜欢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有意识地梳理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的汉字、词语,并尝试进行分类。 2.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基本的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1.认识常用汉字12个,读准2个多音字。感受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 2.会写5个字,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阅读与鉴赏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喜欢阅读,能感受阅读的乐趣;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2.喜欢读古诗,能熟读成诵;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他人交流。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逗号和停顿 表达与交流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他人讲话,努力了解别人讲话的内容。与他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1.关注课文对话,感受雨点儿给大地带来的美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梳理与探究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生活经验交流讨论,尝试提出自己的看法。 1.通过图文对照的方式,借助图片梳理课文内容 已知经验: ①在近一学期的学习中,学生已初步具备寻找明显信息的能力,例如:一上第四单元“模仿课文中简单的短语和句式”,一上第六单元“初步建立句子的概念,利用生活经验理解课文内容”,一上第七单元“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合理搭配‘的’字短语”。②学生已掌握多种识字(生活识字、韵语识字、看图识字、字理识字、比较识字等)与写字方法(笔顺歌、田字格定位、双姿令等),③在阅读课文方面,已经有了三个单元的课文阅读经历,对借助拼音理解课文内容等方法有一定的经验。④在第六单元已教给学生根据问题圈圈画画、找出相关信息的方法,本单元继续借助圈一圈、画一画的方法,从文中提取相关的信息。⑤这个年龄的学生对大自然充满好奇,喜欢观察周围的自然景物,能初步感受观察之趣。 未知经验: ①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发现能力,能够从生活中发现观察的乐趣,但不懂得可以助图画阅读课文,利用连环画,图文对应的特点,借助图画内容理解课文,并借助图画读懂故事 ②《雨点儿》一文第一次提出分角色朗读,学生读不出基本的情感体验。 个体差异:学生寻找明显信息的能力存在差异,识字量存在差异,分层教学。 困难障碍: ①二类字数量多,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压力大。②单元多音字“数,长、着”较难,易读错多音字对于汉字结构、笔顺规则把握不准,不能按照汉字书写顺序正确书写。③《雨点儿》一文第一次提出分角色朗读,学生读不出基本的情感体验。④学生难以将课文的内容说清楚,说完整。 突破措施: ①借助组词法、换偏旁等多种识字方法识字,提高识字能力②讲解多音字不同的含义,据义定音 ②通过熟字加减、结构归类、总结经验、互评修正等方式帮助学生把握书写规律,能够规范书写。 ③可以为一年级上学期学生“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奠定基础。 ④引导学生借助观察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课文并大胆表达。 通过随文识字,联想识记等方法认识“彩、半”等10个生字和“四点底、穴宝盖”2个偏旁,读准多音字“数、长”的字音,读准儿化音“雨点儿”、轻声词“地方”和后鼻音“更绿”。 通过创设情境、做动作等方法在语境中理解“数不清、飘落”等词语;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