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两河流域》教学设计 微课课题名称 古代两河流域 时长 授课人 学习目标 (1)知道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概况。(2)概述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进程,了解文明发展的多元化。(3)分析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成果,了解《汉谟拉比法典》的基本内容。 重难点 重点: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进程和成果难点:《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以播放周杰伦的歌曲MV《爱在西元前》导入新课,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解说:这首歌想必大家都很熟悉,这是周杰伦所发表的《爱在西元前》,是以古巴比伦的尼布甲尼撒国王为了治愈爱妻的相思病,特地在宫中修建了一座空中花园(阿拉伯语称其为“悬挂的天堂”)为背景来创作的。那么,接下来我们将走进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探秘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明确讲授内容(目录)一、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概况二、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进程三、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成果新课讲授第一个内容,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概况:1.地理位置:古代西亚(美索不达米亚平原)2.两大河流: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3.文明成因:两河流域肥沃的冲积平原,适合农业生产解说:两河流域,位于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中下游,通常成为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希腊语意为“两河之间的土地”)。这一带远古时期居住着许多种族,是干旱区域,但下游土地肥沃,很早就发展了灌溉网络,形成以许多城市为中心的农业社会。这个地方是古代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第二个内容,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进程:解说:两河流域拥有着天然的地理优势,是人类生存的理想之地,苏美尔文明正是从这发展起来的。早在公元前9000,这里就产生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约公元前2900年苏美尔人迁移到两河流域南部,他们利用肥沃的土壤种可以生产食物的植物,并使用了控制水流、驯服动物、发明犁等先进的方法来改善农业耕作中的不便,大大改善了他们的生存条件。于是在公元前3500年,这里产生最初文明早期。那时候,苏美尔人的生活在村庄里,大部分人都通过自己狩猎或耕种来维持生活所需,后来,人们生产粮食产生了剩余,一些人得以从生产活动中解放出来。于是,人们的职业开始向多样化发展,城市这个概念也慢慢形成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慢慢形成了城市。约公元前2900年苏美尔地区出现一系列城市国家。乌鲁克是现在大家比较认同的苏美尔文明中的第一个城市。城市中形成了各种社会等级,由大祭司、管理员、牧师及各类形政人员管理着城市的秩序,而底层的农民、工匠、渔民等则是被管理的对象。苏美尔人在公元前24世纪,被阿卡德王国所灭。后来阿摩利人在前1894年建立起巴比伦城邦。巴比伦开始比较弱小,到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时逐渐强大,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并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第三个内容,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成果:文字:楔形文字解说:早在公元前5千年,苏美尔人就在两河流域繁衍生息。他们在交流中逐渐创造了象形文字。阿卡德人对它加以继承和改造之后,成为距今所知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楔形文字。苏美尔人还把他们的神话故事《吉尔伽美什》刻在泥板上,成为至今脍炙人口的最古老的史实。史诗主要讲述了乌鲁克国王吉尔伽美什一生中的传奇故事。2.数学:60进位制3.天文学:阴历解说:古代巴比伦人是具有高度计算技巧的计算家,其计算程序是借助乘法表、倒数表、平方表、立方表等数表来实现的。他们引入了以60为基底的位值制(60进制),希腊人、欧洲人在16世纪亦将这系统运用于数学计算和天文学计算中60进制仍被应用于角度、时间等记录上。在天文学方面,还学会了使用阴历。法律《汉谟拉比法典》,重点放在《汉谟拉比法典》的分析上,从法典的地位、内容、特点、评价和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