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865576

1.6 《声音的高与低》课件(22张PPT)+教案(表格式+教学反思)+素材

日期:2025-05-2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61次 大小:1062741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声音的高与低,课件,22张,PPT,教案,格式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声音的高与低》教学设计 课题名 声音的高与低 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表示。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描述尺子伸出桌外长度的不同时,振动的快慢和发出声音高低的变化情况,提高进行有根据的推测和科学操作能力。 2.通过分析柱状图,将不同长度钢尺振动的快慢与其声音高低联系起来。提高整理和分析数据能力。 科学态度目标: 1.养成勤于观察,乐于动脑的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认识到科学技术影响我们的生活,推动社会的进步。 教学重点 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表示。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教学难点 通过描述尺子伸出桌外长度的不同时,振动的快慢和发出声音高低的变化情况,提高进行有根据的推测和科学操作能力。 教学方法 讲授法、示范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每个小组一个铝片琴、一把口琴、一支竖笛。 学生准备:1本厚的硬皮书、尺子、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教师提问:声音由振动产生。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声音的强弱由什么决定的? 学生思考并回答:振动幅度。 教师追问:那声音的高低与什么有关呢? 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说说自己的猜想。 教师点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吧! 【设计意图】 回顾上节课的知识,巩固声音的强弱与振动幅度有关。在此认知基础上,聚焦到声音的高低与什么有关的问题探究。 探索新知 1.教师谈话:我们先来利用小乐器探究声音高低变化的规律吧!敲击铝片琴,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仔细观察铝片琴的结构,高低不同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观看示范视频。 小组合作完成探究,边动手边做实验记录,并分享自己的发现。 教师小结:铝片越短,声音越高;铝片越长,声音越低。 2.教师谈话:再来玩玩口琴,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吧! 学生尝试吹口琴感受声音的高低不同。 教师提问:仔细观察口琴的簧片,声音高低和簧片有什么关系 学生观看视频里拆开的口琴,观察簧片和声音高低之间的关系。 教师小结:簧片越短,声音越高;簧片越长,声音越低。 【设计意图】 通过上面两个活动,学生会初步认识到:物体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与 物体的长短有关系,这些知识为后面研究钢尺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做 了一定的铺垫,特别是能帮助学生预测钢尺发出声音部分的长短与发 出声音高低之间的关系。 3.教师谈话:只用一把钢尺,你能让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吗? 学生思考并尝试说出方案。 教师讲解实验要求: ①确定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即尺子振动部分的长度。 ②按尺子振动长度的变化顺序依次进行实验。 ③反复实验3次。 ④用高、较高、较低、低进行记录和描述。 4.学生观看视频,回顾实验步骤并分组动手进行探究。 5.教师出示实验记录表。 学生分享小组的实验发现,教师做出总结。 6.教师谈话:请用柱状图表示声音高低的变化与钢尺振动长度之间的 关系。 学生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制作成柱状图。 教师呈现柱状图样例。 7.教师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 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 振动越快,声音越高; 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 振动越慢,声音越低。 教师点拨: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 8.教师总结:物体振动的快慢也叫振动频率,振动频率越高,声音越高;振动频率越低,声音越低。 教师科普: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z)正常人耳听到的频率是20-20000Hz。 【设计意图】 学生从让钢尺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到观察到钢尺伸出桌面长,声音 低,钢尺伸出桌面短,声音高,再到肉眼观察长钢尺和短钢尺振动的 快慢,慢镜头观察对比钢尺振动快慢,层层推进,建构声音高低与振 动快慢的联系。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