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866363

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3.4升华和凝华 教学设计 (表格式)

日期:2025-04-21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9次 大小:2065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4,初中,物理,人教,八年级,上册
  • cover
教学设计 课题 升华和凝华 课型 新授课□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它课□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内容包括两个大的方面:1.升华 2.凝华。升华 、凝华现象的解释是重点 学情分析 升华和凝华现象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忽略的两种物态变化。尽管升华和凝华现象并不罕见,但不易被学生注意,他们总认为固态和气态之间的变化必须经过液态阶段。因此,本节应对其足够重视,以帮助学生澄清模糊的认识。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气态之间是可以直接转化的。 2.知道升华和凝华,了解升华需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3.能用升华和凝华的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4.了解水循环过程中的三态变化,培养关心环境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重难点 (1)通过学生实验和老师引导,让学生认识升华和凝华,达成目标1和目标2 (2)通过有针对性的3个基础练习,达成目标3和目标4 教学评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引入引导学生补充以下内容: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吸热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放热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吸热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放热 晶体熔化特点: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汽化的两种方式:沸腾和蒸发; 沸腾的条件:(1)温度达到沸点; (2)继续吸热。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2、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3、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液化的两种方式(1)降低温度; (2)压缩体积。 知道固态和液态、液态和气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那么固态和气态之间是否也可以相互转化呢? 学生思考回答: 固态、液态、吸、液态、气态、放、液态、气态、吸、气态、液态、放。 猜测口答: 可能会直接变化。 带着疑问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设计意图 回顾上节内容,为新课教学做好准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求知欲。二、新课教学(一)认识升华和凝华的过程(活动一) 【提出问题】 固体和气体之间到底能不能直接发生变化。 【猜想与假设】 猜想1.把碘加热后会变成液态碘。 猜想2.把碘加热后会变成气态碘。 【设计实验】 探究固体和气体之间到底能不能直接发生变化。参照下图进行选择需要的实验器材: 开水、冷水、烧杯、碘升华和凝华管。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把碘升华和凝华管放入热水中,仔细观察现象。 固态的碘变为紫色的碘蒸气 2.当固态的碘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后,将试管从热水中拿出,再放入凉水中,碘蒸气又会变为固态的碘。 碘蒸气又会变为固态的碘 【评估】 实验过程中,给烧瓶里的碘加热,杯中看到什么现象?有无液态碘出现?有没有可能在什么地方发生错误? 【交流与合作】 把你观察到的物理现象与同组的同学讨论、探究一下,同时进行相互交流,得到正确答案,并得出结论。 【总结并过渡】 从上面实验知道:加热时,碘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这种现象叫升华,冷却时,碘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这种现象叫凝华。让学生总结: 什么是升华?什么是凝华? 2.升华需要吸热吗?凝华需要放热吗? 观察了解碘的颜色、形状 讨论、探究、交流: 学生能答出探究的一般过程 学生思考、设计实验 学生观看演示实验 有紫色的碘蒸气产生;无液态的碘出现。 紫色的碘蒸气逐渐消失,在试管的内壁上看到附着一层固态的碘粒; 无液态的碘出现。 结论: 加热时,碘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冷却时,碘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升华需要吸热 凝华需要放热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实验亲眼目睹碘的升华和凝华现象,领悟升华、凝华定义; 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 升华需要吸热; 凝华需要放热。达成目标1。(二)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活动二) 图片展示: ①衣柜里防虫用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