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867207

2.1.2 进位加(教案)-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日期:2025-04-29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6次 大小:258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1.2,进位,教案,-2024-2025,学年,二年级
  • cover
进位加 一、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 100 以内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 “凑十法” 的计算方法。例如,在计算 38 + 25 时,理解为什么要将 8 和 5 先凑成 10,以及后续的计算步骤。 能够正确计算 100 以内的进位加法,包括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并能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如 46 + 7 和 58 + 34 的竖式书写格式与计算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进位加法中 “满十进一” 的道理,并能在计算过程中准确地进位。例如,在计算 79 + 16 时,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 1 后,十位上数字的计算要加上进位的 1,这对学生的理解和计算准确性是一个挑战。 解决进位加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问题,能够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正确列出算式并解答。比如,根据题目描述 “小明有 35 颗糖果,小红比他多 18 颗,小红有多少颗糖果?”,学生要能识别这是一个进位加法问题,并正确解答。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 100 以内进位加法的算理,熟练掌握 “凑十法”“竖式计算法” 等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能准确地进行进位操作,在计算过程中正确处理进位数字,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计算过程和结果,能够正确地读出和写出算式及答案。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讨论、比较等活动,经历 100 以内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 借助小棒、计数器等学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算理,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并逐步引导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数学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解决生活问题的习惯。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在前面的课程中,我们已经学习了 100 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大家都掌握得非常不错。今天,老师要带大家一起去探索 100 以内加法的新奥秘 ——— 进位加法。(板书课题:100 以内的进位加法) 老师先给大家出一道小题目:小明有 9 颗糖,妈妈又给他买了 5 颗,现在小明一共有多少颗糖呢?同学们想一想,这道题应该怎么算呢? (二)探究新知 复习 “凑十法” 生:9 + 5 = 14,可以把 5 分成 1 和 4,9 加 1 等于 10,10 再加 4 就是 14。 师:非常棒!这位同学用到了我们之前学过的 “凑十法”。那大家还记得为什么要凑十吗? 生:因为凑成十以后,计算就会更简单。 师:对啦!凑十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快更准地计算加法。那现在老师把题目变难一点,看看大家还会不会。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 (出示题目:28 + 5) 师:同学们,这道题是 28 加 5,大家想一想,能不能用凑十法来计算呢?可以先自己在练习本上试一试。(学生尝试计算) 师:好,哪位同学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计算方法? 生:我把 5 分成 2 和 3,先算 28 加 2 等于 30,再算 30 加 3 等于 33。 师:这位同学说得很清楚!那有没有同学有不同的方法呢? 生:我是先算 8 加 5 等于 13,然后再算 20 加 13 等于 33。 师: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那我们来对比一下这两种方法,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引导学生讨论) 生:相同点是都算出了正确答案,不同点是第一种方法先凑十,第二种方法先算个位相加。 师:非常好!这两种方法都可以计算 28 + 5,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那现在老师再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