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868551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件(共50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01-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9次 大小:455849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第六,八年级,语文,统编,学年,2024-2025
  • cover
(课件网) 《题破山寺后禅院》 《送友人》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卜算子·咏梅》 课外古诗词诵读 1、了解古诗词的有关知识,背诵古诗词。 2、有感情地反复诵读,理解诗歌主旨,学会鉴赏古诗词。 3、激发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习目标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由于诗人的仕途失意,所以寄情山水,游览名山古刹,云游四海,寻幽探胜。此诗是诗人游览破山寺后禅院时所作,诗中着力描写后禅院景物的幽静,表现了作者淡泊的襟怀和隐逸的情怀。 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省常熟市虞山北麓,始建于南齐。禅院,寺僧居住修行的地方。 相关介绍 题:写。这是一首题壁诗。 破山寺:佛寺名。指兴福寺,在今江苏省常熟市虞山北麓,始建于南齐。 后禅院:指僧人居住的地方。 相关介绍 朗读诗歌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清晨、古寺 古寺、高林 ——— 交待时间、地点 表明作者对佛教圣地的向往之情。 ——— 写出古寺幽雅、宁静。 赏析诗歌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曲径通幽”———弯曲的小路通到风景美丽的地方。形容景色雅致迷人。 赏析诗歌 “曲”、“幽”、“深”写出了后禅院什么样的特点? 诗人抓住寺中独特的景物,写出了禅院花木繁盛、幽深清静的环境特点,烘托出一种静谧祥和的氛围。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 赏析诗歌 “悦”:秀美的山中景色使鸟的性情欢悦; “空”:潭水清澈,临潭顾影,使人心中的杂念消除。 “悦”、“空”两字表现出环境的幽静,而人的心情受山光水色影响,变得分外欢悦空灵。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以动衬静;营造出万籁俱寂的境界,寄托了诗人忘却世俗、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万籁俱寂: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赏析诗歌 尾联运用了什么手法?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这首诗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抓住山寺中独特的景物,运用借景抒情、以动衬静的手法,塑造了一个幽深静寂、安祥和平、自然高远的境界。抒发了作者忘却世俗、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学习小结 送友人 李白 这首诗是玄宗天宝末(约754)李白在安徽宣城送别友人时所作。 宣城是南齐大诗人谢朓居住和任太守之地,景色优美,李白对此素来独有情衷。 相关介绍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这两句诗点明了送别的地点。诗人送友,从内城一直送到外城,送行之路程远,暗写诗人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赏析诗歌 “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动静结合,描摹出一幅辽阔秀丽的图景。点出送别地点,烘托送别之情。未见“送别”二字,其笔端却分明饱含着依依惜别之情。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孤蓬,比喻即将离去的友人,一个孤字写出来离程之孤独;万里,点明离程之遥远。这一句暗含了诗人对远行友人的真诚的关切之情。 赏析诗歌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浮云,比喻友人行踪飘忽不定;落日,自喻,缓缓落下,不肯离开大地,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在这山明水秀、红日西照的背景下送别,特别令人留恋而感到难舍难分。这里既有景,又有情,情景交融,扣人心弦。 赏析诗歌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动作描写:诗人与友人挥手作别。 细节描写:西天的云彩也渐渐淡去,两人的坐骑仿佛也懂得离情别绪,发出阵阵嘶鸣,互诉离别之情。暗写了诗人与友人的离别。 赏析诗歌 这一句出自《诗经·车攻》“萧萧马鸣”。李白化用古典诗句,用衬托的手法,表现出诗人和友人的无限深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