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课前导入 中华民国初期,时人创作的讽刺漫画《政府人物之真相》。表示政府虽有“共和”之名,实际上却是猿(袁)家天下,表明民主共和名存实亡。 袁世凯上台后,是怎样破坏民主共和的 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与北洋军阀政府进行了哪些不懈的斗争呢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第十一课 北 洋 政 府 的 统治 与 军 阀 割 据 1.知道宋教仁遇刺、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军阀割据、护法运动等史实。(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2.掌握孙中山领导反抗北洋军阀的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等史实,理解袁世凯复辟失败原因和军阀割据对中国的影响。(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学习宋教仁、孙中山等人的革命活动与袁世凯的复辟活动,感知近代民主革命的曲折性与艰巨性。(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学习目标 概念解析 以袁世凯为首,北洋军主要将领组成的封建军阀集团 中华民国1912年至1928年期间由袁世凯和其他北洋军阀将领控制的中华民国北京政府 北洋军阀: 北洋政府: 1912 1916 1928 北洋军阀政府统治时期 袁世凯统治时期 军阀割据混战时期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即总统命令需由总理签署生效)。 ———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一、二次革命 ———背景 内阁制的实行对总统权力有何影响? 责任内阁制 限 制 中华民国第一届内阁成员 国务总理 唐绍仪 北洋派系 司法总长 王宠惠 同盟会 外交总长 陆征祥 北洋派系 教育总长 蔡元培 同盟会 内务总长 赵秉钧 北洋派亲袁 农林总长 宋教仁 同盟会 陆军总长 段祺瑞 北洋派亲袁 工商总长 陈其美 同盟会 海军总长 刘冠雄 北洋派亲袁 交通总长 施肇基 无党派 财政总长 熊希龄 亲袁立宪派 南京留守 黄兴 同盟会 御用内阁 袁世凯在6月间利用唐内阁任命非袁嫡系的王芝祥为直隶都督事,指使北洋将领通电反对,并不经内阁副署而发布了改王芝祥为南方军宣慰使的命令。 (1)袁世凯为建立独裁统治,破坏责任内阁制 一、二次革命 ———背景 根据《临时约法》的规定,在政府成立后六个月应举行国会选举。 宋教仁认为在当时的中国政治形势下,大总统已由袁世凯所得,但革命党人可以通过民选议会,以议会的多数党资格组织责任内阁,从而取得国家的实际政治权力,实现理想的共和政制。 ———张宪文《中华民国史》 宋教仁(1882—1913),别号“渔父”,主张“责任内阁制”。 1912年8月,在北京将中国同盟会、统一共和党、国民公党、国民共进会、共和实进会等团体组成国民党,被选为理事。 组个国民党如何? OK! 一、二次革命 ———背景 “国民党在全国的选举都已胜利,已占国会的大多数,大局已定,政党责任内阁制一定可以成功。” (2)宋教仁改组国民党,国会选举中占优势 袁世凯 宋教仁 重金收买 不为所动 杀 50万现大洋 (折人民币1个亿) 时间: 概况: 影响: 1913年春 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 (1)袁世凯遭到国内舆论谴责 (2)引发国民党发动“二次革命” 一、二次革命 ———背景 (3)导火索:宋教仁遇刺(“宋案”) 时间: 概况: 结果: 1913年 孙中山和黄兴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 二次革命形势图 为何将这次革命称为“二次革命”呢? 原因:这次革命保卫民主共和,反对专制独裁,是辛亥革命的继续 一、二次革命 ———概况 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孙中山、黄兴被迫流亡海外。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排一排:阅读教材P53—P54,归纳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具体措施,排排下列图片顺序。 修改总统选举法,当终身大总统 接受日本“二十一条” 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