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873879

燕歌行 课件(共16张PPT)

日期:2025-01-1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8次 大小:180767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燕歌行,课件,16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燕歌行·并序 【唐】高适 作者简介 高适(?-765年),字达夫,别称高常侍,渤海蓨 (今河北景县)人。唐朝中期大臣,曾任刑部侍郎、 散骑常侍,累功封爵渤海县侯,死后朝廷追赠礼部尚书 谥号忠。 高适、王之涣、岑参、王昌龄并称为大唐 "四大边塞诗人"高适是落魄的官三代,穷的只能去讨饭,已是知天命的年纪,仕途依旧没有起色。安史之乱,成为很多人命运的转折点。而高适,成为这场时势造就的英雄,一路加薪升职甚至封侯,成为唐朝唯一凭军功封侯的诗人,成为诗人草根逆袭的典范。高适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现实性较强。诗人创作主要有以下几类:边塞诗、反映民生疾苦的诗、讽时伤乱诗、咏怀诗。 文学体裁--边塞诗 盛唐国力强大,于是开疆拓土,雄心勃勃。不少人(包括军人和文人)因此搏击沙场,建功立业。当时诗人或多或少都写过一些边塞诗,而著名的则是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焕等人。后世因此把他们称作边塞诗派 内容:建功立业;战争艰苦;征人思妇离愁别绪;边塞风光。 特点:格调雄浑豪放、慷慨悲凉,境界阔大,雄奇壮美。 《燕歌行》创作背景 《燕歌行》作于开元二十六年(738)高适由淇上归梁宋之后。历来注家未对序文史事详加考核,都以为是讽张守珪而作,因张守珪部将矫命攻打奚、契丹,战败后张守珪谎报战功。但高适写于开元二十七年(739)的《宋中送族侄式颜》,对张守珪推崇备至。又有不少人认为所讽对象是安禄山、赵堪与白真陁罗等人。此前高适曾于开元十八(730)年至开元二十一年(733)之间北上幽蓟,对东北边塞军中生活十分了解。从文本来看,此诗并非仅据出塞之客见闻而写的普通唱和诗,也不仅限于写张守珪之事。 自唐开元十八年至二十二年十二月,契丹多次侵犯唐边境。开元二十年,信安王李禕征讨奚、契丹,高适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蓟中作》)。可见他对东北边塞军事,下过一番研究工夫。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但二十四年,张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五)。开元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白真陁罗矫张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功”(《旧唐书·张守珪传》)。高适对开元二十四年以后的两次战败,感慨很深,因作此诗。 诗词朗诵 燕歌行并序 ———高适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一对一翻译 原句: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 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 对应翻译: 唐朝边境举烟火狼烟东北起尘土,唐朝将军辞家去欲破残忍之边贼。 战士们本来在战场上就所向无敌,皇帝又特别给予他们丰厚的赏赐。 锣声响彻重鼓棰声威齐出山海关,旌旗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