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考试历史试题 2024.11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古巴比伦法典、腓尼基字母文字等文明元素均为古希腊罗马文明的成长提供了营养成分,同时古希腊罗马文明也推动着其他文明的发展。据此可知,世界文明( ) A. 具有互鉴性和双向流动性 B. 最早发源于两河流域地区 C. 发展过程中具有继承性 D. 起源以文字的发明为标志 2. 公元前6世纪,波斯帝国中央政府没有常驻地,国王所到之处即权力中心。国王常在帝国各行省巡行,接受臣民的诉请,裁决纠纷;处理总督无法决断的问题。这反映出( ) A. 希腊化引发的政治制度变革 B. 波斯政体具有贵族寡头特征 C. 总督在行省内形成割据势力 D. 波斯国王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3. 中世纪的大学也像城市那样完全实行自治,如果学校与市政当局发生矛盾,便会搬迁到其它地方继续办学,因而有流动特点。同时,教会的势力也逐步渗透到大学,使经院哲学逐渐成为大学的主导内容,有自由思想的教师被教会排斥。这一现象( ) A. 缓和了中世纪社会的各方矛盾 B. 保证了大学持久健康发展 C. 说明西欧仍处在社会转型时期 D. 直接推动人文主义的兴起 4. 13世纪,佛罗伦萨的工匠多以白色或蓝白配色制作陶器,雕绘仅有花纹与圣经人物。15世纪中期,陶器出现了紫、绿、黄、棕等更为丰富的颜色,雕绘场景运用了更多的古典元素,艺术形象也更饱满,装饰逐渐华丽。这说明( ) A. 科技进步提升制陶技艺 B. 文化复古主导制陶工艺 C. 奢靡风潮改变制陶理念 D. 人文主义影响制陶风格 5. 15世纪,西班牙、葡萄牙运用罗马法的条文规定对尚未被发现的土地享有占有、使用、统治等权利,在非洲和美洲殖民地,西、葡两国通过宣读教皇诏令和法律文件、树碑、升皇家旗帜等仪式,宣告殖民地为“新发现”土地。西、葡两国此举旨在( ) A. 维护全球殖民霸主地位 B. 传播宗教及西方价值观 C. 宣示殖民占地的合法性 D. 缓解殖民地土著的反抗 6. 如表是16-17世纪中期西欧以白银计价的小麦价格指数变化(每一数据为前后20年的平均价格,以1510年价格指数为100)。据表可知,当时西欧( ) 时间 价格指数 时间 价格指数 1510年 100 1590年 500 1530年 130 1610年 650 1550年 250 1630年 800 1570年 400 1650年 900 A. 早期殖民扩张引发商业革命 B. 资本主义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C. 封建领主经济实力得到提升 D. 传统的经济关系发生变化 7. 18世纪,法国学者狄德罗等人认为:“绘制一幅世界地图的地理学家采取的视角不同,呈现出的结果也不同,百科全书知识树的形状同样如此,它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知识。如同千变万化的世界地图,我们也可以想象出许多种人类的知识系统,每种系统都有其特有的优点。”材料所述观点( ) A. 提高了地理学科的地位 B. 有助于文艺复兴的深入 C. 拉开了科学革命的序幕 D. 有利于启蒙思想的传播 8. 早期西方史学家常谴责别国的殖民行为却将本国 的侵略视为传播文明的义举,后来西方史学家们承认殖民者在推动殖民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摧残,但很少使用“世界殖民体系”一词,材料表明西方史学家 A 一直固守“欧洲中心论”立场,美化殖民扩张 B. 对殖民活动的认识越来越全面,但仍不够客观 C. 能够运用唯物史观,客观辩证地评价殖民活动 D. 研究视角的转变与西欧中心地位的动摇有关系 9. 1781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