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燕歌行并序 高适 ①“歌行”是一种诗体,属“古诗”,这里的“行”和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吟”,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及白居易《长恨歌》中的“歌”一样,只是表示古诗的一种体裁,均属“歌行体”。 ②《燕歌行》是乐府旧题,内容多写燕赵边地战争之事和征夫思妇相思之情。 ③“边塞诗”:盛唐国力强大,于是开疆拓土,雄心勃勃。不少人(包括军人和文人)因此搏击沙场,建功立业。当时诗人或多或少都写过一些边塞诗,而著名的则是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焕等人。后世因此把他们称作边塞诗派。内容:建功立业;战争艰苦,征人思妇离愁别绪;边塞风光。特点:格调雄浑豪放,慷慨悲凉,境界阔大,雄奇壮美。 题目解说 高适,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诗歌以古体见长,尤长于七言古诗,《燕歌行》即为其著名代表作。其作品集为《高常侍集》,其诗风格雄浑悲壮、古朴苍劲。 此外,著名的边塞诗人还有岑参、王昌龄、王之涣等,名篇分别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从军行》《出塞》。 高适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 作者简介 燕歌行 1.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2.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3.摐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4.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5.山川萧条极边土, 胡骑凭陵杂风雨。 6.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7.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 8.身当恩遇常轻敌, 力尽关山未解围。 9.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 10.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11.边庭飘摇那可度, 绝域苍茫更何有。 12.杀气三时作阵云, 寒声一夜传刁斗。 13.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 14.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激情诵读 1.请同学们齐读诗歌,说说本诗是按什么顺序组织诗歌的? 明确: 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按战事发展的顺序写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出师———失利———被围———死斗。 任务一:整体感知 2.找出与战争有关的地点和人、事、物,并分析其意境。 地点:东北、榆关、狼山、大漠、孤城、关山、蓟北、边庭、绝域、沙场等; 人:汉将、校尉、单于、胡骑、思妇、征夫、李将军等; 景:金鼓、旌旆、穷秋、衰草、血刃、羽书、狼烟、铁衣、玉箸、刁斗等; 多种意象构成一幅幅萧瑟凄凉、悲壮豪迈的沙场征战图。 任务一:整体感知 从战争过程角度:一场完整的战争 从自然环境的角度:一场环境恶劣的战争 分组探究:同学们四人为一组,探讨:这是一场_____的战争,从诗中找出依据并分析。 任务二:诗歌解析 一场正义的战争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胡骑凭陵杂风雨 仗势侵犯 烽烟起敌军侵袭 暗含对戍边战士保家卫国,舍身牺牲的精神的肯定和赞美 任务二:诗歌解析 一场英勇爱国(英勇牺牲、奋不顾身)的战争 战士军前半死生 孤城落日斗兵稀 力尽关山未解围 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 拼死作战 流血牺牲 短兵相接 视死如归 士兵:质朴 善良 勇敢 可悲 任务二:诗歌解析 一场失败(腐败轻敌)的战争 将领: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身当恩遇常轻敌 美人帐下犹歌舞 纵情声色 腐败无能 骄傲轻敌 贪功冒进 将领:无勇无谋,恃勇轻敌,远离前线, 寻欢作乐,好大喜功,不问士兵死活。 任务二:诗歌解析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开元十五年(727),高适曾北上蓟门。二十年,信安王李禕征讨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但二十四年,张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