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880374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课件(共31张PPT)

日期:2025-02-2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3次 大小:76133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9课,七七事变,全民族,抗战,课件,31张
  • cover
(课件网) 中国近代史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挑衅发动了全面进攻中国的七七事变,开始了它灭亡中国、称霸亚洲的狂妄计划。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国共两党摈弃前嫌,携手合作,开始了全民族抗战,日本对在侵华战争中所犯的滔天罪行必须予以承认,其侵略行为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而南京大屠杀仅仅是这无穷灾难中的一个典型。“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必须时刻警惕法西斯幽灵的复活,揭露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掩盖历史真相,抹杀侵略事实的险恶。 单元导言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新课导入 中国近代史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在北京西南郊外永定河上,横跨着一座气势如虹的石桥,它就是卢沟桥。卢沟桥始建于金代,设计科学合理、雕刻精美,是中国名桥。2005年5月19日上午10点45分,卢沟桥上一位来自日本的耄耋老人,缓步走上因久经风霜而凹凸不平的桥面。在桥的中间,他突然双膝跪下,面向西南,默然垂首。为什么日本老兵要在美丽的卢沟桥下跪呢?今天就让我们学习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2022版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史事,认识日本侵华的罪行,认识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的艰苦历程,知道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孕育的抗战精神。 中国近代史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CONTENTS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1.掌握七七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淞沪会战和南京大屠杀等基本史实。 2.理解七七事变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3.认识日本的侵华战争是一场残酷的侵略战争,理解中国军民的英勇抵抗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 教学目标 一.七七事变 三.淞沪会战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四.南京大屠杀 第一幕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七七事变 一 七七事变 1.七七事变 卢沟桥事变 形势示意图 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时间 1937年7月7日晚 地点 北平 卢沟桥 ·为什么日本全面侵华首先在卢沟桥爆发? 卢沟桥横跨永定河,背靠宛平城,而且三条铁路线通过于此。是北平通往南方等地的唯一通道,是中日军事上的必争之地。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驻军拒绝。8日晨4时50分日军悍然炮轰我军驻地,驻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奋起抵抗,七七事变爆发。 一 七七事变 1.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 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驻军拒绝。日军悍然炮轰我军防地,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时间: 过程: 抗战将领: 赵登禹、佟麟阁 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失陷 结果: 卢沟桥事变 ①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②也是日本全面侵华的开端。 影响: 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1892—1937) 第132师师长赵登禹 (1898—1937) 一 七七事变 1.七七事变 第29军火速奔赴宛平城 第29军在卢沟桥上 向日军还击 “敌将赵登禹”的防守非常坚固,几经阻战无法容易地将它拿下……此战惨烈之极,白兵战到处发生……我军的苦斗是无法想象的……地面上到处都是战死的尸体,这就是一场白日下的噩梦。———日本陆军省报道部编《大陆战史》 “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国民党第二十九军司令部 佟麟阁:“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身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 赵登禹:“抗日救国乃军人天职,养兵千日,报国一时,只有不怕牺牲,才能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