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专题二 古诗鉴赏 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真题 分析 1.(2024·广东)【乙】文作者探游石门的经历与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表现的情景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4分) (1)《游山西村》出自七下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 (2)本题与文言文对比阅读结合起来,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参考答案】都描写了在探游过程中,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情景。都表达了遇到困难不要放弃,总会发现新的希望和机遇,找到前进的道路的精神。 真题 分析 2.(2023·广东)默写古诗时,“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 “雁”常被误写成“燕”。请你根据诗歌内容和下面的知识卡片解释为什么要写作“雁”。(2分) (1)出自七上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 (2)本题考查诗歌意象。在传统文化中,“雁”是传送书信的使者,被赋予思乡怀亲、羁旅伤感之情。“燕”是春天的象征,表现春光或爱情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根据诗句意思和知识卡片,可知此处的 “雁”与思乡之情有关。 知识卡片 《汉书·苏武传》记载:“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后以“雁足”或“雁”为书信的代称。 【参考答案】诗人因思乡想给远方亲人传递书信,而“雁”是书信的代称。 命题探究 广东省中考对古诗鉴赏的考法比较灵活,连续几年都考查了创新题型,且考查位置具有不确定性。2024年广东中考将古诗鉴赏与文言文对比阅读结合起来考查,分值4分。2023年广东中考首次单独命题并以简答题形式考查古诗鉴赏,分值2分。2022年广东中考则勾连了现代文阅读,以“结合文学作品阅读文段,选择符合语境的诗词”的形式,考查在具体情境中运用古诗的能力,分值2分。2021年广东将书法纳入了中考,并且将古诗鉴赏与书法结合起来考查,分值4分。除了以上勾连文言文阅读、勾连现代文阅读、勾连书法等形式,未来广东中考对古诗鉴赏的考查不排除会出现填空题、图表题、勾连名著题、勾连作文题等形式。 广东中考古诗鉴赏考查范围以课标篇目为主,2021、2023、2024年考查篇目均为课标内,2022年考查的古诗选项中有一项来自非课标篇目,其他均属于课标篇目。 1.《观沧海》(曹操) (1)有同学一直将“洪波涌起”错误地背诵为“波浪涌起”。请你给这位同学简单讲解原句描绘的景象与“波浪涌起”的不同。 _____ 原句比“波浪涌起”更能突出大海的波澜壮阔(或:原句描绘的是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而“波浪涌起”描绘的是海水起伏涌动的景象)。 (2)《经典咏流传》节目准备为本诗配乐。请你给栏目组推荐下面的一种乐器,并说说理由。 笛子 古筝 唢呐 编钟 二胡 _____ [示例一]我推荐古筝。古筝之声古朴、刚劲、悠扬,与本诗质朴刚健、音调铿锵的特点相符,有助于表现诗人的博大胸襟和豪情壮志。[示例二]我推荐编钟。编钟之声庄重、洪亮、悠远,符合本诗质朴刚健、音调铿锵的特点,有助于表现诗人的博大胸襟和豪情壮志。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1)课堂上,老师说到本诗首句中“杨花”和“子规”两个意象点明暮春时令。小颜追问:“暮春的花和鸟有很多,为什么单选这两个?”请你结合全诗帮小颜解惑。 _____ “杨花”和“子规”这两种景物含有飘零之感,能准确表达出离别之恨,情在景中,构思奇特。 (2)古诗中常出现“月”的意象,诗人或用月来抒发思乡怀人的愁思,或体现自在旷达的情怀等。请阅读下列诗句,其中“月”所寄托的情感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C.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