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普通高中六校联盟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 高三年级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如图1,郑州大河村遗址曾发现一批仰韶文化晚期的分间式房屋。有些房屋是由较大的房屋修建隔墙后形成的若干套间,房屋周边还存在有客穴以及专供仓储的库房,这表明当时该地( ) 图1 A.私有制成为主流趋势 B.已经摆脱氏族群居的状态 C.阶级分化的现象明显 D.出现相对独立家庭生活 2.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统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都以血缘为纽带,血缘与政治结合 B.都加强了中央集权 C.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D.都维护了封建统治 3.东汉政府制定了“三互法”,明确规定地方官员必须回避本籍、不得在姻亲之家所在地任职,或两个地方的长官虽然没有姻亲关系,“不得交互为官”。这一规定( ) A.改变了官员的选拔标准 B.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C.避免了吏治腐败的发生 D.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4.图2为北魏前期和后期中枢机构部分长官籍贯数量分布柱形图。 图2 图示中官员籍贯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选官制度的变革 B.门阀士族的影响 C.中枢机构的调整 D.统治中心的变化 5.唐高宗时期,自耕农因无积蓄,稍遇水旱之灾,便“道路惶惶”。开元年间,字文融主持括户工作,“诸道括得客户凡八十余万”。主户主要“坐食租税”,佃户无偿劳役极少,可以比较自由地安排生产。由此可见,唐代租佃关系的发展( ) A.助力了社会经济发展 B.加剧了农民逃亡问题 C.强化了人身依附关系 D.适应了两税法的推行 6.两宋时期,统治者设立专门机构加强对外贸的管理,如在广州等地设立市舶司,对违法官吏及外国商人,根据情节分别给予相应的法律制裁。一些官员在对外贸易的实际活动中,逐步意识到要对奢侈品及消费品的进口加以限制,并且严禁金银硬通货的外流。据此可知,两宋时期( ) A.重农抑商观念趋于强化 B.朝廷重视维护对外贸易权益 C.对外贸易结构逐渐优化D.政府开始实施有限闭关政策 7.明代对乡饮酒礼的规定甚为严格。规定由乡闾里社贤能的长者担任乡饮酒礼的主持人;宾客分明等级,以贤德和年龄为标准,犯法之人需被单独列出。明代乡饮酒礼( ) A.利于推行基层道德教化 B.是基层治理的一种形式 C.创新了周礼的基本内容 D.以重塑社会秩序为宗旨 8.清朝设立理藩院负责管理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当时对蒙古、西藏、青海、新疆等地区的管理对应正确的是( ) 蒙古 西藏 青海 新疆 A 奴儿干都司 金瓶掣签 设将军辖区 改土归流 B 单于都护府 会盟 行都指挥使司 护乌桓校尉 C “九边”军镇 宣政院 北庭都元帅府 渤海郡王 D 盟旗制度 驻藏大臣 西宁办事大臣 设将军辖区 9.据《粤海关志》载,19世纪60年代以前,广东省内的蔗糖大部分汇聚于广州出口或转往内地。之后,粤东的糖更多汇集于汕头出口外国或销往内地,汕头成为与广州并存的两大糖业销售中心。这一变化的背景是( ) A.广州丧失外贸中心地位 B.列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C.西方对蔗糖的需求增长 D.东南沿海民族工业的兴起 10.戊戌变法时期,在中西学关系问题上,严复认为中西学为相异的“二”,中西学各有体用,“中国之不兴,宗法之旧为之梗也”;而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则认为中西学是相通的“一”,欲证成“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学。这两种观点主要体现了( ) A.宣传变法方式的分歧 B.对待西学的态度迥异 C.救国思想主张的差异 D.二者的阶级属性不同 11.武昌起义爆发后,庆亲王奕劻召集内阁会议,决定派陆军大臣荫昌督师北洋新军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