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九下 第三章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 下列不是人体第一道防线的作用的是 ( ) A.皮肤的分泌物有杀菌作用 B.皮肤能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 C.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有清扫异物的作用 D.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答案】D 【解析】第一、二道防线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解答】第一道防线主要是皮肤及其分泌物、呼吸道粘膜,吞噬细胞属于第二道防线。 故答案为:D。 2. 人体由于新陈代谢,每天都要产生大量衰老和死亡的细胞,这些细胞都能及时得到消除,不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这种过程属于( )。 A.抗传染免疫 B.自我稳定 C.免疫监视 D.特异性免疫 【答案】B 【解析】免疫系统有三大功能: 抗传染免疫 功能, 维持自我稳定功能,以及免疫监视功能。 【解答】当人体受病原体侵袭时,人体通过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保护自 身,这是免疫的抗感染功能。免疫还具有免疫监视的功能,即随时识别和 清除体内突变产生的异常细胞。免疫还能及时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及损伤 的细胞,以保持自我稳定。当免疫功能失调时,可引起过敏反应、自身免 疫病和免疫缺陷病等。综上分析,B正确。 故答案为:B 。 3. 下列各项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 A.白细胞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 B.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 C.被蛇咬后立即注射抗毒血清 D.患过麻疹的人不会再得此病 【答案】A 【解析】人体的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由淋巴细胞构成,属于特异性免疫。 【解答】A、白细胞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故A符合题意; B、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疫苗可以促使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属于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故B不符合题意; C、被蛇咬后立即注射抗毒血清,抗毒血清中有相对应的抗体或淋巴因子,属于特异性免疫,故C不符合题意; D、患过麻疹的人不会再得此病,是因为B淋巴会产生记忆细胞,在对应的病菌再次侵入人体时,迅速产生大量的抗体,将病菌消灭,防止人体再次患病,属于特异性免疫,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4. 在肌肉本身没有病变时,人体某些肌肉发生瘫痪或萎缩的原因是( )。 A.肌肉供血不足 B.肌肉过度疲劳 C.某些肌肉受到机械损伤 D.控制肌肉的神经受损伤 【答案】D 【解析】 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骨骼肌的两端是白色的肌腱,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肌腱分别附着在邻近的两块骨上,中间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细胞组成,肌腹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骨骼肌具有收缩和舒张的特性。 【解答】骨骼肌具有受到刺激收缩的特性;在人体内,骨骼肌所接受的刺激来自神经传来的兴奋,骨骼肌受刺激后就收缩,牵引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因而使人体产生各种动作;当控制某些骨骼肌的神经受到损伤时,这部分肌肉就会瘫痪,并可能导致骨骼肌的萎缩。 故答案为:D 5. 埃博拉病毒能引起人体出现埃博拉出血热,并且在人群中快速传播,导致大量人死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埃博拉出血热具有传染性 B.研制相应疫苗有利于保护易感人群 C.埃博拉病毒属于传染源 D.康复病人体内有抗埃博拉病毒的抗体 【答案】C 【解析】病毒、细菌等微生物可以使人生病,属于病原体,携带、能传播病原体的人属于传染源。 【解答】A、埃博拉出血热能在人群中快速传播,说明具有传染性,故A不符合题意; B、疫苗可以刺激人体的B淋巴细胞产生对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使人体获得免疫能力,所以研制相应疫苗有利于保护易感人群,故B不符合题意; C、埃博拉病毒属于病原体,携带埃博拉病毒的人属于传染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