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8.文言文二则 铁 杵 成 针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李白《赠汪伦》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铁 杵 成 针① chǔ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②溪,逢老媪方③磨铁杵 。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④ ,还卒业⑤。 ǎo zú 注释 ①本文选自宋代祝穆的《方舆胜览 眉州》。铁杵,用来舂米或捣衣的铁棒。 ②【是】这。 ③【方】正在。 ④【感其意】被她的意志感动。 ⑤【还卒业】回去完成了学业。 铁 杵 成 针① chǔ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②溪,逢老媪方③磨铁杵 。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④ ,还卒业⑤。 ǎo zú 注释 ①本文选自宋代祝穆的《方舆胜览 眉州》。铁杵,用来舂米或捣衣的铁棒。 ②【是】这。 ③【方】正在。 ④【感其意】被她的意志感动。 ⑤【还卒业】回去完成了学业。 自由朗读课文: 至少读三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铁 杵 成 针① chǔ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②溪,逢老媪方③磨铁杵 。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④ ,还卒业⑤。 ǎo zú 注释 ①本文选自宋代祝穆的《方舆胜览 眉州》。铁杵,用来舂米或捣衣的铁棒。 ②【是】这。 ③【方】正在。 ④【感其意】被她的意志感动。 ⑤【还卒业】回去完成了学业。 还乡 还家 返老还童 铁 杵 成 针① chǔ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②溪,逢老媪方③磨铁杵 。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④ ,还卒业⑤。 ǎo zú 注释 ①本文选自宋代祝穆的《方舆胜览 眉州》。铁杵,用来舂米或捣衣的铁棒。 ②【是】这。 ③【方】正在。 ④【感其意】被她的意志感动。 ⑤【还卒业】回去完成了学业。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铁 杵 成 针① chǔ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②溪,逢老媪方③磨铁杵 。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④ ,还卒业⑤。 ǎo zú 注释 ①本文选自宋代祝穆的《方舆胜览 眉州》。铁杵,用来舂米或捣衣的铁棒。 ②【是】这。 ③【方】正在。 ④【感其意】被她的意志感动。 ⑤【还卒业】回去完成了学业。 士卒 小卒 兵卒 铁 杵 成 针① chǔ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②溪,逢老媪方③磨铁杵 。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④ ,还卒业⑤。 ǎo zú 注释 ①本文选自宋代祝穆的《方舆胜览 眉州》。铁杵,用来舂米或捣衣的铁棒。 ②【是】这。 ③【方】正在。 ④【感其意】被她的意志感动。 ⑤【还卒业】回去完成了学业。 卒岁 卒读 铁 杵 成 针① chǔ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②溪,逢老媪方③磨铁杵 。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④ ,还卒业⑤。 ǎo zú 注释 ①本文选自宋代祝穆的《方舆胜览 眉州》。铁杵,用来舂米或捣衣的铁棒。 ②【是】这。 ③【方】正在。 ④【感其意】被她的意志感动。 ⑤【还卒业】回去完成了学业。 铁 杵 成 针① chǔ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②溪,逢/老媪方③磨铁杵 。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④ ,还/卒业⑤。 ǎo zú 注释 ①本文选自宋代祝穆的《方舆胜览 眉州》。铁杵,用来舂米或捣衣的铁棒。 ②【是】这。 ③【方】正在。 ④【感其意】被她的意志感动。 ⑤【还卒业】回去完成了学业。 铁 杵 成 针① chǔ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