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戴嵩画牛 教材分析 《书戴嵩画牛》是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文言文二则》中的第二篇课文,作者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文章用简洁的语言,平实的手法,围绕唐朝画家戴嵩画的《斗牛图》,刻画了杜处士和牧童两个特点鲜明的人物,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揭示了“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道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读准“曝”“囊”“搐”等易混难读的字,把握朗读的停顿,读通课文。 2.借助注释及已有文言基础,读懂句子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通过想象、补白更深入的了解短文的内涵,把握故事人物特点。 4.理解课文内容,积累诵记,明白文中蕴含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凭借注释及已有知识,读懂课文内容,通过想象、补白更深入的了解短文的内涵,明白短文蕴含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白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向富有实践经验的劳动人民虚心学习的道理。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一般的古文学习方法,通过注释、已有文言基础,读懂文意。 2.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抓住关键句子,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要带大家一起学习第21课的第二篇文言文《书戴嵩画牛》。(师板书课题,)你知道这个题目中的“书”是什么意思呢?(生回答,师板书:书写、记录。)“戴嵩”是谁?你对题目是怎样理解的?(指名回答。)你能为我们读一读课题吗?全班齐读。 2.他的这篇短文就是关于唐代画家戴嵩所画的《牛》的一篇“品评”体裁是“题跋”。什么叫题跋呢?PPT 3.关于本文的作者苏轼你了解些什么呢?生答示PPT介绍 4.苏轼不仅能诗善文,在书法和绘画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猜一猜,他会说什么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看个究竟吧!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抽生读,并随机纠正读音。(多音字)(分别读一二) 3.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划分朗读节奏,再读一读吗?抽生分段读。 4.我也根据自己的理解划分了节奏,谁能帮我读一下呢? 男女生分段读,全班齐读。 三、理解意思。 1.过渡语: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相信这篇文言文的意思已经在你的脑海中浮现了。请你对照解释用自己的话在小组内说说这个故事。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做好记号,问问同学或者举手问老师。 2.生读再交流 3.生汇报。学贵有疑,有疑问才会去思考。谁来说说你们有什么问题? 老师建议你在这个地方打一个大大的问号,等一会儿看看在我们的课堂上能不能帮你解决这个问题。 4.哪个小组来为我们大家解释一下第一自然段的意思。抽生。 其他组的成员要随时随时做好补充的准备谁来讲?抽一个学生讲第一自然段。 5.谁来讲第二自然段的意思。 6.同桌的同学再互相说一说这个故事。 小结: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懂意思,这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四、学习课文 1.过渡语:现在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思考文章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 2.生答。师板书:杜处世 牧童。 师:这两个毫不相干的人是因为什么联系在了一起呢?板书《斗牛图》。 3.杜处士对待《斗牛图》是什么态度呢?原文中是怎么说的?生回答。 4.杜处士尤所爱是什么意思?表现在什么地方?请你找出书中的句子说一说。ppt示句子,为什么你觉得这一句最能表现他非常喜欢呢? 5.你猜他把画带在身边干什么? 他的宝贝是以百数,他独爱这一幅,他可能会这样爱惜这幅画 他会怎样向朋友夸赞这幅画呢? 他还可能。。。。。。 6.请带着你的感受再读一读这个句子。生再读句子。 7.这样一幅宝贝在牧童的眼里是什么样的呢?(关注牧童的神态和动作)牧童做了什么动作?什么是拊掌大笑。 8.抽生演一演。形神具备。 9.牧童的观点是什么?牧童笑着说了什么? ppt示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