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891744

第22课 寓言四则 蚊子和狮子 课件-【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日期:2025-02-1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4次 大小:83980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课堂,核心,同步,新课标,无忧,22课
  • cover
(课件网) 蚊子 和 狮子 动物界的力量大PK 字音字形 较量( ) 凯歌( ) 喇叭( ) 粘住( ) liànɡ kǎi lǎ ba zhān 多音字 ( )较量 ( )思量 ( )强壮 ( )强词夺理 ( )倔强 量 强 liàng liáng qiáng qiǎng jiàng ( )爪子 ( )爪牙 zhuǎ zhǎo 爪 ( )喇叭 ( )呼喇( )哈喇子 lǎ lā 喇 lá 同“呼啦”,拟声词。 流出来的口水。 理解词语 凯歌 较量 用竞赛或斗争的方式比本领、实力的高低 打了胜仗所唱的歌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思考这则寓言蕴含的道理,并在课本上做好批注,体会蚊子的形象。 1.划分文章层次。 2.画出文中描写蚊子的语句。 3.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 新课讲解 1.文章分为几个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第一部分(1) 第二部分(2) 描述了蚊子攻击狮子的情景,以及战胜后得意忘形,最终命丧蜘蛛网的故事。 点明寓意,告诫人们任何时候都要谨慎行事,不可得意忘形。 2.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刻画蚊子的形象? 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 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起喇叭,唱着凯歌飞走。 动作描写。一系列动作,表现了蚊子的勇敢机智、不畏强敌,能以己之长攻彼之短。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蚊子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情态。 3.蚊子为什么战胜了狮子,却败给了蜘蛛? 狮子狂躁、乱了阵脚,蚊子用智谋战胜了狮子。战胜了狮子的蚊子得意忘形、被胜利冲昏头脑、骄傲自满,结果撞上了蜘蛛网。 语言宣战 PK过程 ko 一网捕获 ko 吹着喇叭 4.读完这则寓言故事,请从不同角度说说你对其寓意的理解。 常见的考查形式:(1)这则寓言有……寓意(或讽刺了……)。(2)请从多个角度谈谈这则寓言的寓意。 答题技法: 1.看标题;2.看开头、结尾;3.抓重点段落和关键语句;4.分析人物形象;5.分析故事情节;6.联系实际探讨。 考点: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 5.读完这则寓言故事,请从不同角度说说你对其寓意的理解。 角度 寓意 从蚊子角度 从狮子角度 从蜘蛛角度 从三者角度 ①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往往能克敌制胜。 ②骄兵必败。 ①遇事不动脑筋,一味盲干,即使实力再强也无济于事。 ②两者之间的较量,更多的时候比的是智慧。 抓住时机,就可一招制敌。 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弱者,强和弱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 写作特色 1.结构蓄势突转,曲折有致。 这则寓言的情节大起大落,写出了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转化。首先是蚊子,一开始就发出挑战书,“我不怕你”“我比你强得多”体现了蚊子的自信和智慧,话语咄咄逼人,这是第一步蓄势。进攻中,动词“吹”“冲”“咬”既写明了蚊子的策略,又写出了其勇猛的精神,这是第二步蓄势。战胜狮子后,蚊子吹起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其飘飘然、昏昏然的得意之态毕露,这是第三步蓄势。战胜狮子之后,用一个“却”字突转,刚战胜庞然大物狮子的蚊子竟然葬身于蜘蛛之口,情节的大起大落,构成了强烈的对比,给读者的启示自然是深刻、难忘的。 2.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 这则寓言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动物以人的感情、性格,用动物之间的关系概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得生动形象。如把蚊子的叫声比作吹喇叭、唱凯歌以状其得意忘形之态,十分新鲜贴切。 板书设计 蚊 子 和 狮 子 挑战狮子 知己知彼 扬长避短 ——— 胜利 误撞蛛网 ——— 死亡 得意忘形 骄兵必败 深入探究 比较《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与《蚊子和狮子》的异同。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蚊子和狮子》 不同 相同 以神喻人;有心理描写。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以动作描写为主。 结构上:都是第一段讲故事,第二段讲道理。 写法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