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894490

【大单元整体教学】5.2声音的传播 单元整体设计+课件+教案+素材

日期:2025-04-21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22次 大小:775387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整体,教学,声音,传播,设计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2、声音的传播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通过呈现“上课铃响了”的场景,让学生发现声音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进而假设声音传播的途径,并通过实验探究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情况,进而达成知识目标:声音的传播要通过一定的物质,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向各个方向传播。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声音在空气中可以传播能够达成共识,但是对声音在固体、液体中传播存在一定的疑虑,用身边易得的物品来做实验,会让他们更好地认识、理解这一现象。 2.学习者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科学实验技能,如观察、记录实验结果等。他们还了解一些基本的物理概念,如振动、介质等。此外,学生在生活中对声音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如声音的大小高低等。他们好奇心强喜欢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问题。在学习过程中,他们能够积极动手参与实验,但对声音传播原理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学生的能力方面,他们具备基本的观察、实验和表达能力,但在推理和总结方面有待提高。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方面,学生可能难以把握振动与声音之间的关系,以及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特点。此外,学生对于影响声音的因素(如音调、响度、音色)的区分和理解也存在一定的挑战。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能对实验操作细节把握不足,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3.学习目标确定 科学观念:知道声音的传播要通过一定的物质,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向各个方向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科学思维:能够基于已有经验,借助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实验,对声音的传播途径进行描述。 探究实践:能够通过实验探究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学会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科学结论。 态度责任:对声音传播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生合作学习和交流分享的意识。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声音的传播要通过一定的物质,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向各个方向传播。 难点:能够基于已有经验,借助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实验,对声音的传播途径进行描述。 5.学习评价设计 1、知道声音的传播要通过一定的物质,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向各个方向传播。 2、能够基于已有经验,借助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实验,对声音的传播途径进行描述。 3、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新课引入教师活动1 (出示图片) 我们这样可以听到声音吗? 2、揭示课题: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呢?今天我们学习《声音的传播》。学生活动1 认真倾听,自由发言,引入新课。 活动意图说明:从自由谈论开始,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巧妙延伸出本课的研究问题。 环节二:提出问题教师活动2: (出示图片) 你是怎样知道上课的时间到了呢? 学生讨论。学生活动2 学生猜测原因并回答。 生:上课铃响了,我们在校园各个角落都能听到。 生:声音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 生:铃声是怎样传进我们耳朵的 生:……活动意图说明:引导学生列举现象,铃声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声音,铃声响起时,我们在校园的各个角落都可以听到。接着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传进我们耳朵的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环节三:猜想假设———声音的传播途径教师活动3: 一、声音的传播途径 (一)玩玩“土”电话,细心观察,想一想声音是怎样传进我们耳朵的。 (二)料超市: 纸杯、棉线、牙签 (三)制作步骤 1、首先,在纸杯底部分别扎一个孔。 2、接着,将棉线从杯底穿进去。 3、将棉线固定在牙签上。 播放视频《土电话的制作》 观看制作步骤 (三)小贴士 通过棉线传播,说明固体可以传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