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二节 氧气的性质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与思考探究氧气的物理性质,能说出氧气具有怎样的物理性质及具体应用。 2.通过实验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能描述常见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写出反应的表达式,并能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反应剧烈的原因。 3.通过分析物质与氧气反应的原理,总结归纳氧化反应和氧化物的概念,能分析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氧化物与含氧化合物的关系。 4.通过自学探究,知道大自然中的氧循环及氧循环的意义。 学习任务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活动1 观察思考———氧气的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颜色 通常状况下的状态 通常状况下气味 熔点 沸点 标准状况下密度 与空气密度相比 是否易溶于水 无色 气体 无味 -218 ℃ -183 ℃ 1. 429 g/L 比空气密度大 不易溶于水 思考回答: 1.鱼儿在水中能自由生活,它呼吸的氧气来自那里?市场上卖鱼的,为什么过一段时间要向池里舀一些水或通一会空气? 2.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为什么应瓶口向上正放在试验台上? 氧气不易溶于水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评价练习一】 1.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 压强为101 kPa 时,氧气在-183 ℃变为淡蓝色液体 C. 氧气极易溶于水 D.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C 学习任务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实验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 反应视频资料 实验现象 反应表达式 注意事项 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在空气中不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空气中产生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发出黄光,放出热量,冒出浓浓的白烟 碳 + 氧气 → 二氧化碳 点燃 铁 + 氧气 → 四氧化三铁 点燃 硫+ 氧气 → 二氧化硫 点燃 磷 + 氧气 → 五氧化二磷 点燃 夹木炭的坩埚钳应由上向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充分反应 集气瓶底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防止生成物落下炸裂瓶底 瓶底放少量水,吸收生成的SO2,防止污染空气 活动1 瓶底放少量水,吸收生成的P2O5,防止污染空气 微观探秘: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与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程度明显不同,原因是什么? 氮分子 氧分子 碳原子 氧分子 碳原子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时,由于空气中含量较多的是氮气分子,氧气分子的含量相对较少,木炭与氧气分子碰撞的机会就较少,而在纯氧气中则大大增加了这样的碰撞机会,所以它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物质跟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时,单位体积的空间里氧分子的数目越多(即氧气的浓度越大),反应就越剧烈。 分析归纳———氧化反应和氧化物 活动2 氧气能与大多数金属、非金属及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使这些物质得到氧元素,这样的过程叫做氧化。 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碳 + 氧气 → 二氧化碳 点燃 铁 + 氧气 → 四氧化三铁 点燃 硫 + 氧气 → 二氧化硫 点燃 磷 + 氧气 → 五氧化二磷 点燃 铜 + 氧气 → 氧化铜 加热 蜡烛 + 氧气 → 二氧化碳 + 水 点燃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CO2 Fe3O4 SO2 P2O5 CuO CO2 H2O 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 A 含氧化合物非氧化物 B 含氧化合物是氧化物 C 概念辨析: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关系,氧化物和含氧化合物的关系 化合反应 氧化反应 交 叉 关 系 包 含 关 系 A B C 铁 + 氧气 → 四氧化三铁 点燃 氧化钙 + 水 → 氢氧化钙 蜡烛+氧气 → 二氧化碳 + 水 点燃 H2SO4 、KMnO4、KClO3 H2O2 、 MnO2 、H2O CuO、HgO、Fe3O4 1.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