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拿来主义 鲁迅 学习目标: 1.梳理内容,理清论证思路,把握文意。 2.学习比喻论证和先破后立的论证方式,领会比喻论证的运用之妙,掌握先驳后立的论证思路。 3.揣摩品味文中重点语句,体会犀利、幽默的语言特点。 4.读懂作者在对待文化遗产与外国文化的态度,思考“拿来主义”的现实意义。 学习“破立” “先破后立”是立论的一种方式。“破”指瞄准与自己论点相关的错误的、片面的、不正当的观点进行批判,“立”则在“破”的基础上论述自己的论点、看法。 一般的议论文,多在开头直接亮明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以此直接“立论”。而“先破后立”在开篇并不急于“立论”,而是针对错误的、片面的、反动的观点进行驳斥与批判,在此基础上,再申明自己所认为的正确观点。 什么是“先破后立”? 研读标题 本文标题属于论题型。从标题可以看出本文要谈论有关"拿来主义"的问题。读标题后,思考两个问题∶ (1)什么是"拿来主义" (2)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 《且介亭杂文》缘起 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的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愤懑。“且介亭”暗示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半封建的黑暗现实。 杂文指现代散文中以议论和批评为主而又具有文学意味的一种文体。 杂文是短小的文艺性社会评论。它既是说理的,又具有文学的因素。它短小精悍,以幽默、讽刺的文笔,鞭挞丑恶,针砭时弊,求索真理,剖析人生。好的杂文,被誉为“匕首”或“投枪”。 杂文: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希望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这就像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走进作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是他在1918年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主要作品集 鲁迅的小说取材于当时病态的现实社会,旨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1921 年创作的中篇小说《阿Q 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散文以追忆儿时往事为主,平易晓畅,风趣生动。 杂文数量极多,题材广泛,形象鲜明,论辩犀利,文风多变。 小说集: 散文集: 散文诗集: 杂文集: 《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朝花夕拾》 《野草》 《坟》《热风》《南腔北调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且介亭杂文》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最初发表在1934年6月7日《中华日报》上。“九一八”事变之后,蒋介石反动政府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方面奉行卖国投降路线。英美帝国主义除了践踏我国领土主权、疯狂掠夺我国经济资源之外,还用腐朽没落的西方文化腐蚀我国人民,进行军事、经济、文化侵略,使清醒的青年们对于外来的东西产生“盲目排外思想”。 当时上海《文学》月刊正在讨论如何对待“文学遗产”问题,在讨论中存在着“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两种错误倾向。鲁迅感到,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反动政府的媚外,造成了民族文化的严重危机。针对这些情况,鲁迅写了两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