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第二节 测量: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班级: 姓名: 1.举重运动员举着笨重的杠铃时( ) A.杠铃对手有压力 B.手对杠铃无推力 C.手没有发生形变 D.杠铃没有发生形变 2.在下图中,A、B两球间一定有弹力作用的是( ) 3.某同学在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发现弹簧测力计 的指针已处在 0.2 N 处(没受拉力时),没来得 及调零就用它去测力了 。如果测力时的示数 是 2.5 N,则所测力的实际大小为( ) A.2.5 N B.2.3 N C.2.7 N D.无法判断 4.弹簧测力计与刻度尺在使用方法上的区别是( ) A.弹簧测力计没有量程的限制 B.弹簧测力计不需要观察分度值 C.弹簧测力计测量前先要调零 D. 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读数视线要正对刻 度线 5.某弹簧测力计受力 50 N 时,弹簧伸长 2 cm,若 弹簧测力计的弹簧伸长 1 cm,则弹簧测力计受 力的大小是( ) A.50 N B.25 N C.100 N D.0 N 6.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 N, 示数为 N。 7. 小明在“研究弹簧的伸长量与外力的关系 ”的 实验中,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弹簧下端分 别挂不同个数的规格相同的钩码,使弹簧受到 竖直向下的拉力,同时在刻度尺上读出每次弹 簧下端指针的位置,将数据记录于下表。 所受拉力 F/N 0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指针位置 x/cm 2.5 3.0 3.5 4.0 4.5 5.0 5.5 5.8 5.8 弹簧的伸长 量 Δx/cm 0 0.5 1 1.5 2 3 3.3 3.3 (1)将表格中数据补充完整。 (2)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到的结论是 : 。 (3)用题目中的弹簧制成弹簧测力计,其量程 是 N。 8.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 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的另一端。 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 ”的描述正确的 是( ) A.手对弹簧的拉力 B.弹簧对手的拉力 C.墙对弹簧的拉力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9.如图所示, 甲、乙、丙、丁四根弹簧完全相同, 甲、乙左端固定在墙上,力 F 均沿水平方向且 大小相等,丙、丁所受的力均在一条直线上,四 根弹簧在力的作用下均处于静止状态,其长度 分别是L甲 、L乙 、L丙 、L丁,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甲 乙 丙 丁 A.L 甲L丁 B.L 甲=L丙 L 乙=L丁 C.L 甲L丁 10. 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弹力作用 B. 只有受弹簧作用的物体才受到弹力作用 C. 只有相互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才 存在弹力作用 D.弹簧的弹力总是跟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11. (多选)将装满水 的厚玻璃瓶静置于水平桌 面,把细玻璃管通过带孔的橡皮塞插入瓶中, 如图所示,用手反复水平捏厚玻璃瓶,观察细 管中水面高度的变化。从形变角度分析现象 及原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细管中水面高度不会发生变化 B.细管中水面会出现升降 C. 水面高度不变是因为厚玻璃瓶没有发生 形变 D. 水面出现升降是因为厚玻璃瓶发生了微小 形变 12.弹簧拉力器是由三根弹簧并接组成的,如果 将一根弹簧拉长 5 cm,要用 15 N 的力,则将 三根这样的弹簧同时拉长 10 cm,所需的拉力 是( ) A.30 N B.90 N C.45 N D.50 N 13. 学校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准备自己动手制 作弹簧测力计 。他们选了甲、乙两根规格不 同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所示的图像,图 像中只有 OA 段和 OB 段是弹性形变 。若他们 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弹簧 ;若要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 计,应选弹簧 。 14. 小明观察发现,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 由此他猜想弹簧的伸长量与它受到的拉力成 正比。为了验证猜想,小明决定进行实验。 (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图甲所示的一根两 头带钩的弹簧、若干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的 重力已知)、铁架台以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 是 。进行实验后小明记录 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表中数据明显错误的是 第 次实验。 甲 乙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拉力(钩码 总重)F/N 0 1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