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00636

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四年级上3“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2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8次 大小:12622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小学,数学,人教,2024,四年级,角的度量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四上教材第37、38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认识量角器,掌握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能正确度量角的度数。 2、使学生学会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并认识到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3、向学生渗透“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重点难点 会用量角器正确地度量角的度数。 四、教具准备 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提问:昨天我们认识了角,谁来说说什么叫“角”? 2、出示: ∠1 ∠2 ∠3 提问: 上面三个角中,那个角最小?哪个角最大?为什么? (学生会回答∠1最小,因为用眼很明显能看出。∠2和∠3谁大谁小说法不一) 师:∠2,∠3到底怎样知道谁大谁小用什么办法哪? (学生可能会说出量一量。) 师:你们知道用什么来量角的大小吗?学生回答: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 板书课题:角的度量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猜测中引入本节课的内容,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认识量角器 ⑴师:同学们都知道度量线段的长短常用的工具是直尺,度量角的大小也有工具,那就是量角器也叫半圆仪。 板书:工具 量角器 ⑵观察它是什么形状的?上面有什么?(出示量角器) (同桌拿出自己的量角器进行交流) 学生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对量角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从而激活学生的各种学习动力,使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得到同步发展。〕 ⑶演示量角器各部分 〔设计意图:通过生动形象的演示,使学生对量角器的认识更深一步。〕 ⑷学生拿出自己的量角器,找一找量角器的中心、两条0刻度线、内刻度、外刻度。 2、角的计量单位 ①师:计量线段的长短要用厘米、分米等作单位,计量角的大小常用的单位是什么? 学生回答 “度” 符号“°” 板书 计量单位 “度” 符号“°” ②讲解: 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记作1°。 ③找一找:在量角器上找一找 内刻度:45°60° 120° 外刻度:30° 15° 180° ④质疑:为什么设内刻度、外刻度? 小组讨论 学生汇报: 〔设计意图:使学生进一步明白“度”的形成及角的计量单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在头脑中形成角的表象。〕 3、学习角的度量 师:认识了量角器,知道了它的计量单位是度,你会用量角器量角吗? ①小组尝试量角 量出第37页下面的∠1 小组交流: 学生汇报 :请学生到前面演示量角过程,边量边叙述量的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自己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真正体现人人参与,人人是学习的主人,再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②教师演示量角方法 归纳方法 :点点重合 线边重合 读准度数 〔设计意图:通过演示量角的过程,教师提炼出量角的方法,使学生加深对量角的方法的掌握。〕 ③学生独立量∠2 学生汇报 :请学生到前演示量角过程,边量边叙述量的过程。 ④判断(手势判断) ⒋比较角的大小 出示: ∠1 ∠2 ①谁大谁小?学生猜测 ②学生动手量一量第38页 得出结论:一样大 ③想一想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有关吗? 板书: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④师: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哪? ⑤量一量第38页例1下面的三个图形 ⑥想一想: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板书:角的大小与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发现问题,使学生的印象深刻,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堂练习 1、量出导入中∠2、∠3的大小 3、思考 在各种度数的放大镜下看角,角的大小会改变吗? 给你一个角的度数,你会画出这个角吗? 师:下节课我们就来研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