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04604

云南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卷(无答案)

日期:2025-04-25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7次 大小:9543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云南省,2023-2024,学年,高二,学期,7月
  • cover
云南省2024年春季学期期末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地理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请在答题卡指定位置按规定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第Ⅰ卷(64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右图中的“X天体”为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出的一个可能孕育生命的天体,它在固定轨道绕行星运行,其本身不发光,但光照良好。据此完成1~2题。 1.“X天体”应属于( ) A.行星 B.恒星 C.卫星 D.彗星 2.“X天体”上的光照可能来自( ) A.流星 B.恒星 C.行星 D.彗星 下图为4种化石图片,据此完成3~4题。 ①始祖鸟化石 ②三叶虫化石 ③恐龙化石 ④煤炭化石 3.下列关于四种化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石①形成的时代被子植物繁荣 B.化石②反映的古地理环境为宽广大陆 C.化石③形成的时代为中生代 D.化石④形成于寒武纪 4.下列对地球演化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从低级到高级 B.从简单到复杂 C.由海洋向陆地扩展 D.从植物向动物演化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示意了某市2023年12月8日与9日的天气情况。据此完成5~6题。 5.据左图可知,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受热过程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③ 6.右图中,9日与8日相比,气温日较差较大的原因有( ) A.①减弱,④增强 B.②减弱,③增强 C.②增强,③减弱 D.①增强,④减弱 下图为“8月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盐度和密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7.图中表示海洋表层海水的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的曲线依次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②①③ 8.影响曲线②出现图示变化规律的主要因素是( ) A.洋流性质 B.太阳辐射 C.陆地径流 D.海域形状 下图为“植物景观照片和骆驼刺根系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 9.图中的“独木成林”景观最可能分布在( ) A.云南 B.山东 C.宁夏 D.黑龙江 10.图中植被与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 A.纺锤树———寒冷 B.迎客松———湿热 C.独木成林———干热 D.骆驼刺———干旱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搜集了如图所示的地貌景观照片及示意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图中因风力侵蚀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2.乙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 ) A.土壤肥沃,适合发展耕作业 B.岩石坚硬,适合做建筑材料 C.地貌景观丰富独特,适合发展旅游业 D.地质结构稳定,适合建设大型的水利工程 下图为“河流上中下游不同河段横剖面及景观示意图”,据此完成13~14题。 13.以上三幅河段示意图,按从上游到下游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③②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①②③ 14.下列关于河流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河流源头,河流以向下的侵蚀作用为主 B.在河流上游,对河谷的侵蚀主要以侧蚀为主 C.在河流中下游,河谷横剖面往往呈“V”形 D.在河流入海口,往往形成三角洲地貌 右图为“理想土壤组成物质的体积百分比图”,据此完成15~16题。 15.图中不能看出的土壤形成因素是( ) A.成土母质 B.时间 C.生物 D.水分与空气 16.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和地质 B.气候和岩石 C.气候和生物 D.成土母质 下图为“世界不同纬度人口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7~18题。 17.据图推知,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 ) A.北半球中低纬度 B.距海较近地带 C.海拔较低地带 D.城镇地区 18.南半球人口分布少的原因是( ) A.气候酷寒 B.降水稀少 C.资源稀缺 D.陆地面积有限 历史上我国出现过“下南洋”“闯关东”“走西口”的人口大迁徙。右图为“我国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示意图”。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