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知识目标:了解作者朱光潜;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能力目标:学会运用文中的观点去选择欣赏文学作品。 情感目标:培养自己高雅、广泛的文学趣味。 学习目标 朱光潜(1897-1986)美学家,安徽桐城人。毕生从事美学教学和研究,在西方美学思想和中西方文化研究方面造诣较深。 1923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教育系。毕业后到吴淞中国公学校教英文,兼任校刊《旬刊》主编。1925年夏公费到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修英国文学及艺术史,兼修哲学、心理学。1929年毕业后转入伦敦大学文学院。次年进入法国斯特拉斯堡文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作者简介 文学作品指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形式的作品,尤指形式表达优美并表现具有永久或普遍兴趣的作品。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工具,以各种文学形式,形象地反映生活,表达作者对人生、社会的认识和情感,以唤起人的美感,给人以艺术享受的著作。 想一想 文学的概念和外延是什么? (yòu),古代帝王养禽兽的园林。拘泥。 积累字词 囿于: 笃嗜: 绮靡: 玩索: (dǔ),特别爱好。 (qǐ mí),华丽、浮艳(多指诗文)。 (suǒ) ,反复玩味探索。 文艺论文 1.本文的体裁是什么? 研读课文 不 知 无趣味 精神上的残废 知得不正确 趣味低劣 精神上的中毒 知得不周全 趣味窄狭 精神上的短视 研读课文 2.人们在文学欣赏趣味上存在的主要毛病是什么? 研读课文 3.作者认为如何才能诊治阅读欣赏中存在的三类毛病? “扩大眼界,加深知解。”广泛阅读,不囿于一家。 “开疆辟土”,不囿在一个窄狭的圈子里。 (1)提出论点:欣赏作品凭的是趣味;很多人缺乏趣味,是因为缺乏“知”。 梳理结构 (2-4)指出问题:缺乏“知”的三种表现(根本不知、知得不正确、知得不周全)。 (5-6)解决问题:怎么来培养欣赏的趣味(要扩大眼界;要战胜顽强的抵抗力)。 1.第5段引用孔子“扩大眼界,加深知解”的话,有什么作用?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问题思考 引用孔子的话,是说文学欣赏象登山一样需要扩大眼界。孔子认为“登泰山而小天下”,他所说的“天下”其实也还是不够的,还有更多的世界名山可以登,也就是说眼界要不断地扩大。 论证方法:比喻论证———以山设喻:扩大眼界,加深知解 2.第6段的中心句是什么?作者举了哪几个例子来证明这个论点? 问题思考 中心句:要获得新的趣味,须战胜一种顽强的抵抗力。 从学文言文到学语体文;从骂六朝文到公正评价六朝文;学宋诗前后不同的感受;学外国文学对不同派别的评价。这4个例子都说明了要获得新的趣味,必须克服惰性,战胜自我。 3.本段除了运用例证法,还用什么论证方法? 问题思考 引用论证。引用了英国诗人华兹华斯的话。说明不仅作者要培养新的趣味,读者也要。 4.文章末尾说“这道理……可以适用于全民族的文学演进史”,为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文章由小及大,由个人的文学趣味的培养,上升到整个民族文学的发展,使文章在结尾处得到升华,深化了文章的论点。 主旨归纳 针对读书的三种毛病,作者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还认为培养文学趣味要“开疆辟土,须逐渐把本来非我所有的征服为我所有;”“读者也须时常创造它的趣味”,“生生不息的趣味才是活的趣味。”这些关于文学鉴赏的真知灼见,对我们学会辨析、品味、提高欣赏水品是很有启迪意义的。 你也许要问我,像我们中学生究竟应该读些什么书呢?这个问题可是不易回答。 … …本来这种征求的本意,求以一个人的标准做一切人的标准,好像我只喜欢吃面,你就不能吃米,完全是一种错误见解。各人的天资、兴趣、环境、职业不同,你怎么能定出万应灵丹似的十种书,供天下无量数青年读之都能感觉同样趣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