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化学上册新人教版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天工开物》中记载的古法造纸工艺包含以下步骤,其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斩竹漂塘 B.日晒成干 C.煮楻足火 D.荡料入帘 2.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A.有气体或沉淀生成 B.颜色改变 C.发光、放热 D.有新物质生成 3.下列变化中,一定是化学变化的是。 A.有颜色改变的变化 B.需要加热的变化 C.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D.产生光和热的变化 4.对火柴燃烧是所伴随的一些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发出明亮的火焰 B.放出热量 C.生成黑色固体 D.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 5.下列关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爆炸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B.有明显现象的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C.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后一定有新物质生成 D.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发光、放热、生成气体或沉淀 6.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A.发出耀眼的白光 B.生成白色固体物质 C.镁条逐渐变短 D.放出大量的热 7.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①甲烷用作燃料 ②氧气用于供给呼吸 ③干冰用作制冷剂 ④用氮气生产硫酸铵 ⑤用铜丝做导线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④⑤ 8.下列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液体加热 D.称量氯化钠 9.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请为下列实验仪器选择错误的是 A.用药匙取用粉末状的固体 B.广口瓶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C.用烧杯作较多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加热时垫上陶土网 D.用胶头滴管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 10.加热是化学常用的实验方法,需要垫陶土网才能加热的仪器是 A.试管 B.烧杯 C.量筒 D.温度计 11.小马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初次读数时仰视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2mL。加入部分液体后,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2mL,最终小马同学实际加入量筒内的液体体积 A.大于10mL B.小于10mL C.等于10mL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10mL 12.下列是“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得出的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石蜡燃烧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用小刀可将石蜡切下,说明石蜡的硬度较小 C.蜡烛燃烧过程中偶尔会有黑烟产生,说明石蜡中可能有碳元素 D.将干冷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无色液滴出现,说明石蜡中有水 二、实验题 1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化学实验室。 (1)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b ,e 。 (2)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要先对试管进行 ,然后将酒精灯的 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3)用a量取一定量的液体体积时,还需要补充的仪器是 且量取时视线要 。 (4)加热时需垫上陶土网的是 (填字母,下同),做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夹持镁带的仪器是 。 (5)对实验剩余药品要正确处理。下列处理方法中,你的选择是_____(填字母)。 A.放回原瓶,防止浪费 B.放入实验室指定容器内 C.倒入水池,用水冲走 14.某化学小组按照下列图示步骤探究蜡烛及其燃烧实验。 (1)观察蜡烛燃烧,发现火焰分层,最亮的是 。 (2)实验II中分别用干冷的烧杯和内壁用澄清石灰水润湿的烧杯先后罩在火焰上方,可以观察到第一个烧杯内壁出现水珠,第二个烧杯内壁 。写出蜡烛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 (3)实验III中,若用燃着的火柴接近导管另外一端,导管口出现火焰。说明蜡烛火焰中导出的物质是 (选填“气体”、“液体”或“固体”)。 (4)实验IV中蜡烛又被点燃,说明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 (选填“是”或“不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三、填空题 15.物质的变化、性质和用途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1)下列叙述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属于物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