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2.13南京大屠杀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珍爱和平 勿忘国耻 勿 勿 忘 忘 国 国 耻 耻 吾 吾 辈 辈 强 强 自 自 --2022年国家公祭日主题班会-- THEME CLASS MEETING / 历史上的国耻事件 01 / 国家公祭日简介 02 / 难以忘却的南京大屠杀 03 / 铭记历史 强国有我 04 12.13南京大屠杀 目录 目录 CATALOG 12.13南京大屠杀 PART-01 历史上的国耻事件 历史上的国耻事件 --2022年国家公祭日主题班会-- THEME CLASS MEETING 历史上的国耻事件 历史上的国耻事件 1937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陷落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时间长达数月的大规模屠杀。 01 其中日军战争罪行包括抢掠、强奸、对大量平民及战俘进行屠杀等。 屠杀的规模、死伤人数等没有世界共同认可的数字,但一般认为死亡人数超过30万人。 02 南京大屠杀 历史上的国耻事件 历史上的国耻事件 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 咸丰十年(186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占据圆明园。 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3500名英法联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废墟。大火连烧3天3夜,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 圆明园文物被掠夺的数量粗略统计约有150万件,上至中国先秦时期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现仅存建筑遗址,并建立圆明园遗址公园。 历史上的国耻事件 历史上的国耻事件 “九·一八”国耻 1931年9月18日晚上,侵华日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借此突然袭击了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 随即在几天内侵占20多座城市及其周围的广大地区,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这就是当时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的发生,是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吞并中国、称霸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而采取的一个蓄谋已久的重要侵略步骤。 “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 各地人民纷纷要求抗日,反对国民党政府不抵抗的作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东北人民奋起抵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先后涌现出东北义勇军等各种抗日武装 历史上的国耻事件 历史上的国耻事件 “七·七”国耻 “七七事变”揭开了全国抗日战争的序幕 1937年7月7日发生在中国北平的卢沟桥的中日军事冲突,日本就此全面进攻中国,称为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卢沟桥事变。 NO-01- 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它鲸吞中国的野心而蓄意制造出来的,是它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是中国人的国耻日。 NO-02- 12.13南京大屠杀 PART-02 国家公祭日简介 国家公祭日简介 --2022年国家公祭日主题班会-- THEME CLASS MEETING 国家公祭日简介 国家公祭日简介 NO-01-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中国政府设立的纪念日,以国家公祭的方式,祭奠在南京大屠杀中死亡的30多万同胞。 NO-02-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NO-03- 决议的通过,使得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纪念上升为国家层面,表明了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国家公祭日简介 国家公祭日简介 国家公祭日简介 2014年12月13日,中国共产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出席首个国家公祭日。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公祭日上讲到: 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为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