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诗三首》同步训练题 一、字词积累与运用(30 分) (一)读音辨析(6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暮(mù)江吟 缘(yuán)故 降(xiáng)服 B. 题(tí)西林壁 侧(cè)面 庐(lú)山 C. 骚(sāo)人 阁(gé)笔 逊(xùn)色 D. 输(shū)赢 费(fèi)力 吟(yín)诵 2. 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残阳铺(pū pù)水 梅雪争春未肯降(jiàng xiáng) 可怜(lián)九月初三夜 不识(shí zhì)庐山真面目 (二)字形书写(8 分) 1. 看拼音,写词语。 cāng máng( )的暮色中,江水如一条银带。远处,lú shān( )的轮廓在云雾间若隐若现。 梅与雪的争春,令众多 sāo rén( )墨客留下了无数诗篇。梅虽 àn xiāng( ),却有凌霜傲雪之姿。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残阳 卢山 吟颂 B. 题壁 侧峰 费话 C. 降伏 输梅 峰利 D. 缘由 庐山 暮色 (三)字词理解(8 分) 1. “可怜九月初三夜”中“可怜”的意思是( ) A. 怜悯 B. 可爱 C. 可惜 2. “题西林壁”中“题”的意思是( ) A. 书写,题写 B. 题目 C. 问题 3. 下列对“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梅花和雪花都认为自己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 B. 梅花不如雪花洁白,雪花没有梅花的清香。 C. 这句诗告诉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 4. 为下列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只缘身在此山中( ) A. 缘分 B. 因为 C. 沿着 骚人阁笔费评章( ) A. 书房 B. 放下 C. 一种楼阁 (四)词语拓展(8 分) 1. 写出三个描写秋天景色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 2. 像“不识庐山真面目”这样含有人名或地名的诗句还有“_____”“_____”。 3. 由“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可想到的成语是“_____”。 二、诗句解读与赏析(30 分) (一)诗句理解(12 分) 1. 《暮江吟》中“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自己的话描述。 说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蕴含的哲理。 3. 如何理解“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中梅与雪的关系? (二)诗句赏析(18 分) 1. 从色彩描写的角度赏析“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2.《题西林壁》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给你怎样的启示?结合生活实际谈谈。 3. 比较《梅雪》与《墨梅》中梅花形象的异同。 三、诗句背诵与默写(20 分) (一)诗句填空(10 分) 1. 《暮江吟》中,“可怜九月初三夜,_____”把露珠比作珍珠,把月亮比作弯弓,形象生动。 2. 《题西林壁》中,“_____,远近高低各不同”写出了庐山从不同角度看呈现出不同的样子。 3. 《梅雪》里“梅须逊雪三分白,_____”表明梅和雪各有长短。 (二)默写全诗(10 分) 1. 默写《暮江吟》。 2. 默写《题西林壁》。 3. 默写《梅雪》。 四、知识拓展与实践(20 分) (一)文化常识(8 分) 1. 古人常借月亮表达情感,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暮江吟》中,诗人借“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 古代文人雅士多有赏雪咏梅之举,这体现了怎样的文化内涵? (二)诗歌创作(12 分) 1. 观察秋天的落叶,以《落叶》为题,写一首五言绝句。 2. 请你仿照《梅雪》,创作一首以“菊与兰”为题的诗,表达它们各自的特点与相互关系。 答案 一、字词积累与运用(30 分) (一)读音辨析(6 分) 1. C 2. 残阳铺(pū√)水;梅雪争春未肯降(xiáng√);可怜(lián√)九月初三夜;不识(shí√)庐山真面目 (二)字形书写(8 分) 1. 苍茫;庐山;骚人;暗香 2. D (三)字词理解(8 分) 1. B 2. A 3. A 4. 只缘身在此山中(B);骚人阁笔费评章(B) (四)词语拓展(8 分) 1. 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